“五号静修室,两日。”
翌日拂晓,陆尘未理昨夜杯盘,径直前往静修室。验过凭证,接过看守递来的钥匙,推门而入。
相较于术法精进,院中狼借何足挂齿?况昨夜仅二人对酌,能留下多少杂乱须刻意收拾。
入室坐定,陆尘当即催动法诀,再修《明目决》。此术已臻大成,距那圆满之后的适应性蜕变仅一步之遥。他决意先毕其功,再图御剑之术。
御剑术虽为驭剑之法,然于陆尘而言,已是其唯一具有杀伐之威的手段。
整个上午,皆付于此术。熟练度积累已如呼吸般自然。待《明目决》终抵圆满,前三种威能皆获显著增益:
夜视愈发明澈;
过目不忘之弊消散大半;
入微之境更为精微,视野再度迟滞。
此番视野变化,已无需刻意调适。盖因伴随最终的适应性蜕变,此等“迟滞”之感自会迅速消弭,终达圆转如意。
午膳叩门声隐约穿透墙壁,亦未能扰其清修。
待最后一道符文落下,一股沛然清凉自双目始,瞬息流转周身!那后天修得的三种天赋,此刻如百川归海,彻底融入其血脉根骨,化为与生俱来之天赋!
【夜视:被动】
【过目不忘:被动】
【入微:被动;视力提升十倍】
三道提示次第浮现,陆尘唇角微扬。虽《明目决》独有之后,未见惊天异变,但此三种天赋的“被动”显化,已足证其妙!
纵不论“夜视”与“入微”之利,单是“过目不忘”化作被动,根除记忆庞杂之弊,便已是稳赚不赔。
此番蜕变,无异于重塑其目力根基,使其肉身完美契合此三重天赋,堪称脱胎换骨,何止物超所值!
及至午后,御剑术之修习更是顺遂。暮色初临,此术已赫然晋升圆满!
原本略存滞涩的青玄剑,此刻握于掌中,如臂使指,浑然一体!御空之速陡增十倍不止,更可化剑为盾,御敌护身。且御剑杀伐之时,其速竟在飞行之基上再暴涨三倍!
九月二日正午,陆尘双眸徐徐开阖。青玄剑悬于身侧,剑影流转,嗡鸣轻颤——御剑术终蜕为独有秘术!其御空之速,已臻至小成时的骇人二十倍!
往昔需三日脚程的神泉府城,如今仅需两个时辰便可飞抵。此乃陆尘于蜕变中刻意偏向“稳”字诀之果。若纯求迅疾,其速犹可更快。
然陆尘所求非是极致之速,而是磐石之稳。盖因当下修为尚浅,灵力微薄,若御剑途中符文生变,后果不堪设想。
而这门御剑术据王勇教习所言源自散修,其符文根基虚浮。而陆尘将其蜕变为独有之术,终是补此缺憾!
纵使符文失控终生不遇,陆尘亦宁舍三分极速,以换十分安稳。隐患既存,当除之而后快!
【御剑术:被动;人剑合一】
新晋提示映入眼帘。陆尘轻抚青玄剑,将其收入储物戒中。目光扫过静修室四壁,馀下半日时光静寂流淌。
然,身已无术可修,至于功法?更是早已无需温习。
馀下半日,陆尘唯默坐吐纳。静修室灵气果然浓郁,半日光景,竟已蓄足那百分之一的灵气进境。
九月三日拂晓,陆尘步出静室,径往秦风小院。剩馀时日归属已定,至于灵植堂作何反应,非他所能置喙。
午膳方毕,二人同至静修室外。
陆尘向看守言明来意,那人闻之,竟未回绝,反直奔院长居处通禀而去。显是识得秦风身份,否则焉有此举?
日影西斜,二人于院中闲叙之际,王教习悄然至,奉上一枚可入静修室的令牌——此乃替代凭证,月限五日。
令牌置于石案,王教习言明其内五日之期,陆、秦二人可自决分用。
临行前,这位教习又低声叮嘱:“此事……难登大雅之堂,万望慎言。”
“归你了。”
王教习身影甫消,陆尘便将令牌推至秦风面前,“术法一途,与我无缘,此物于我已是无用。”
陆尘纵然身负隐秘,面上仍须扮作那“天赋平庸”之态。
秦风默然收下令牌。他虽不明陆尘根底,然此际获益匪浅。更奇者,姐夫回信中竟言那《藏锋术》早赠予他,馀事皆由其自行定夺。
秦风沉吟片刻,终道:“前二十日静修室之用,权作《藏锋术》酬答。馀下一日,便抵一枚灵石吧。”
他深知陆尘不喜赊欠人情,故欲借此,将那桩因果彻底了结。
“谢了。”
陆尘微感意外,眸光一闪,随即颔首。
《藏锋术》之事他未曾或忘,不意竟如此轻巧揭过。至此,他与秦风之间那点牵扯,总算尘埃落定。往后相交,倒可更添几分纯粹。
-----------------
九月四日,秦风踏入静修室闭关。陆尘独坐小院,竟感几分空落。此刻,他方觉“过目不忘”亦有其弊——若无此能,尚可翻书度日,聊作消遣,亦算薄有进益。
然今时今日,唯馀枯坐。术法已臻圆满,功法更无进境。百无聊赖,只得再赴藏经阁,寻些灵植理论典籍翻阅,权作消磨,顺带累积那“灵植师理论”进度,亦为日后道途铺石。
然“过目不忘”枷锁尽去,陆尘览卷如风,一日五部典籍信手拈来,且能尽融于心。如此骇人速度,藏经阁内浩如烟海的灵植典籍,又能支撑几何?
虽观阁楼宏阔,料想总能耗去些许闲遐。
九月二十日,陆尘枯坐于藏经阁门坎,望着这曾贮藏无尽灵植玄思的殿堂,心中唯馀一声叹惋——它,终是倾倒于其浩瀚书海之前!
真正沉入其中,陆尘方洞悉秦风所予书单之精妙:其囊括之大夏灵植典籍,竟逾七成!馀下诸卷,阅之味同嚼蜡,多属冗馀,查之无益。
至于那些冷僻孤本,纵为灵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