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秦宣拍的电影成本低,耗的起,管他们亏不亏损。
当然《扬名立万》票房也不高,首日只有213万,限制排片还是很伤的。
就算人流多,也就那么几家影院,其他很多影院排的少,观众看没有也就不看了。
但这两三百万相当于有八九万人的规模,如果全被万达影院吸收差不多有4千多的客流,一家影院根本排不了四五十场,相当于场场满座。
还不算来看其他电影吸引的客流。
其他院线商也不是傻子,看《扬名立万》火爆,逐渐提高了排片。
就是从其他电影里把排片匀出来了点,这样就导致其他电影票房更低。
随着排片被提高,上座率平均超过了95,就算排片提高了,但资源依然少,只能都挤在一个影厅。
口碑发酵,第二日515万,第三日548万,第四、第五日是圣诞,分别拿到了663万和565万。
这成绩比之前的《夜店》强很多,《夜店》也就爆了一两天就不行了,而《扬名立万》就算有盗版,票房依然很稳。
只因这电影剧情在观众之间有争议,有讨论,也有观众愿意去电影院观看。
现在的《夜店》票房已经超过了三千万,毕竟已经上映了半个多月。
但目前的票房不行了,一天也就一二十万,有时候只有几万,最终票房多少,要等一个月后才出来。
看到《扬名立万》7天破三千万,且依然强劲,俨然一匹黑马,圈里不禁有人感叹:“还是让他成了。”
“连京圈都挡不住。”
反正都看在眼里,这是秦宣正面硬钢京圈,连中影一块带了进去。
当然人们知道他背后有万达。
冯裤子又开始骂:“不要脸的东西,就会搞些噱头。”
不过这次他骂没人理他,但他不止骂的是秦宣,连别人都骂。
有影评人和媒体批评他电影拍的不对,不是这样的,他就骂:“有些人别装大尾巴狼!你们那点心思我还不知道?不就是觉得我拍喜剧出身,拍不了正剧吗?我告诉你,《集结号》就是一部诚意的电影,我们付出了心血,不是让你们指手画脚的。”
意思就是他不想再拍喜剧逗观众乐了,要拍正剧,要转型,你们别哔哔。
反正秦宣记得明年他转身就去拍《非诚勿扰》去了,把之前的话全忘了。
小王总也是骂道:“那些院线狗崽子就是阳奉阴违,说一套做一套,说好的把《扬名立万》压到5,却偷偷加排片。”
“你又不是人家的爹,人家为什么要听你的。”大王总已经预料到了这样的情况。
本来他们跟院线方的关系就是利益关系,人家看你有利益,自然偏向你。
看你利益不够,也就给点别人,正常的商业行为,不能说什么,就算去说,也不可能把院线商真的封杀。
万一联合起来又抵制他们怎么办,院线商联合起来已经不是一两次了。
“这不是看他赚钱不服气么,听说他还有一部电影,也不知道怎么拍的,反正这次一定不能让他好过了,必须干下去。”小王总这次是有防备了。
“放心吧,会收拾他。”大王总道。
圈里已经有大佬怒了,这次只是让那小子钻了空子,采取措施的时候晚了。
但以后就不会让他那么好过。
“对了,不是说打电话给老王总,要他解决掉那小子么?”小王总道。
之前那电话不是他们打的,他们还没那个面子。
大王总摇了摇头:“老王总不同意,除非咱们跟他重新签订分成协议,把影视份额让出来一部分,允许咱们的导演为他拍片。”
“去踏马的,他以为他是谁。”小王总一听就来气。
接下来几天,一直到08年元旦,《扬名立万》稳定在二百万到三百万,总票房已经破了四千万,冲着五千万去了。
票房下滑是很正常的现象,不说盗版的原因,观众基数还是有限。
两部电影总票房超过七千万,这票房表现,在目前这个时代,已经属于非常好的成绩了,那些幕后人员足以名声大显。
申奥、张麟科、李淼他们也算出了名,算是个人物了。
元旦刚过,就有同学刘寅找到了张麟科:“张哥,你们还拍不拍电影?”
“暂时没这个计划。”张麟科道。
“如果你们还拍电影的话,就带带我啊!感激不尽。”刘寅握着他的手。
这把张麟科都给弄愣住了,两人其实并不熟悉,但现在好象别人跟他很熟。
不仅是刘寅,其他同学也跟他套近乎,俨然成了名“优秀的好学生”,还是老师评的,其实他也就一般,还老爱骂人。
包括申奥也是被一群师兄师弟围着。
“卧槽,你们这出去了一趟就连续拍了两部电影,而且两部电影票房都那么高。”
“错!听说还有第三部。”
“这么牛逼的。”
“苟富贵勿相忘啊老申!你们如果还拍戏,我给你打下手都行。”
“听说你还投资了,这一波赚麻了!”
看着一群熟悉或不熟悉的同学,有奉承的,有阿腴的,申奥原本被骂苦闷的心情在这一刻立马就消散了,有的只是成就感。
没想到成功后,周围全是围着你转的人。
中戏也是这样的,有个叫周申的编剧,原本只是在打下手,协同下秦宣调整拍摄剧本,名不见经传。
但秦宣还是给他挂了编剧名,就被人记住了。
还被挂在了学校官网上,招生简章上,成为了杰出校友案例,可谓光环加身。
这让他懵的很,因为他并没有干什么,但荣誉却加在了他的身上。
“感谢宣总!”他专门给秦宣发了短信。
秦宣是不屑于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