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天下!> 第十七章 物资分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七章 物资分配(1 / 2)

丘力居站起身,一步步走到蹋顿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有些惊惧的蹋顿,冷冷说道:“我辽西乌桓何时受过这等气?”

“你不仅没能带回楼班,反而让刘靖勒索了这么多物资,你还有脸说不是你办事不力?”

蹋顿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但语气依旧沉稳:“大人息怒。”

“刘靖此举,看似得利,实则他兵力薄弱,若我们兴兵,他断难阻挡。”

“不如暂忍一时,待楼班归来,再报此仇也不晚。”

丘力居瞥了一眼蹋顿,心中虽有怒火,但终究没有失去理智,自然明白此事怪不得蹋顿。

他只是冷哼一声,道:“这个刘靖,倒是将我拿捏得死死的。“

说罢,丘力居脸上露出一丝残忍的笑意:“我只有楼班这一个儿子,他既然要这些物资,便给他!先把人换回来再说。

“再过两月便是汉地秋收,届时我等也该南下狩猎了。既然别处不去,便去渔阳郡,顺便会一会这个刘靖,让他知晓,我丘力居的东西,不是那么好拿的,拿了,也得吐出来!“

“不!不止要他吐出东西,连他刘靖的命,我也要一并取来!“

丘力居虽恨不得立刻将刘靖碎尸万段,但终究顾忌楼班此时在对方手中,唯恐自己大举进攻,刘靖会立即杀了楼班泄愤。反正也不差这两个月。

半月之后,丘力居再派蹋顿亲自押送大批牛羊马匹前来雍奴。

刘靖望着眼前的马匹牛羊,对身旁的张辽道:“去查验一番,看这些战马牛羊是否完好,有无问题。“

张辽领命,便派手下人逐一检查。蹋顿在一旁看着,心疼得牙根直痒痒。

待清点完毕,张辽上前一步,抱拳道:“兄长,战马牛羊均已查验,并无大碍。

刘靖打开一个箱子,见里面满满都是黄金,不禁笑了笑,摆了摆手道:“很好。带楼班上来吧。“

片刻后,楼班被人带出,口中塞着布条。

刘靖将他往蹋顿身前一推,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好了,物资我已收下,人还给你们。”

“回去告诉丘力居,日后管好逆子,莫要再来犯境。”

“下次再犯,我要的东西可就更多了。“

蹋顿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冷哼一声,一言不发,带着人转身离去。

刘靖麾下将士见状,皆欢呼雀跃。随后,刘靖也率军返回了渔阳。

回到城中,张辽面带期盼,欲言又止地看着刘靖。

刘靖见他这般模样,不禁笑道:“文远,有话不妨直说,你我兄弟,何须如此吞吞吐吐?

张辽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道:“兄长,你命我训练骑兵,可如今马匹短缺啊!”

“咱们现招有八百多牧民,可手中良马不足百匹。没有足够的马,如何训练骑兵?“

刘靖点了点头,道:“此事我自然知晓。我已让人去筹备,届时会给你千匹上好的战马。“

张辽一愣,道:“兄长,骑兵需一人双马,那也得一千六百匹才够啊,这八百匹……“

刘靖看了看他,解释道:“你自己原本不是有一百多匹吗?加之这千匹,应该足够应付了。“

张辽还想再说,刘靖却叹了口气,道:“我何尝不知一人双马的好处?只是眼下咱们财力有限,养不起啊。“

张辽闻言,顿时沉默了。他也知道,战马并非只吃草那么简单,还需喂养上好的牧草、黑豆,甚至鸡蛋等物,才能使其膘肥体壮,堪当战用。单是养马的开销,便已是千难万难。

刘靖又对张辽开解道:“剩下的这些战马,我打算全卖掉。”

“如今大汉时局动荡,战马价格飞涨,从原先的不到两千钱,已快涨到五千钱一匹。”

“我们若卖掉这两千匹中的一部分,能换来多少粮食?“

“有了粮食,咱们便能招募更多士兵,开垦荒地,发展屯田。”

“这次我们能获得这么多物资,难道以后就没有机会了吗?“

张辽听后,才低下头,拱手道:“兄长教训的是,是我考虑不周了。“

刘靖摆了摆手,道:“你放心,不出两个月,我定能再弄到一批数量比现在还多的战马。“

张辽惊讶地看着他:“兄长的意思是……“

刘靖眼中闪过一丝厉色,道:“你先专心训练士兵。过两个月,丘力居必定来犯,我便要与丘力居开战了。

张辽闻言,脸上露出兴奋之色,重重点了点头,抱拳道:“辽明白!我定会认真训练,这些士兵本就精通骑射,我只需教他们数组战术,两月之后,定能初步形成战力。“

刘靖点了点头:“好,那你便去办吧。“

一旁的魏攸听着二人对话,看了一眼刘靖,心中暗赞,刘靖决意卖掉多馀战马,还算清醒果决。

刘靖又看向魏攸,道:“战马要出售,我手头暂无合适人选。县丞一直打理城中事务,辛苦你了。你帮我找些有实力的贩马商人来,尽量能卖个好价钱。“

魏攸点了点头,道:“此事交给我便是。“

他顿了顿,又问刘靖道:“那些牛羊该如何处置?如今我们也缺耕牛,不如……“

刘靖摆了摆手,打断他道:“牛羊我另有安排。”

“耕牛无需太过精细喂养,用上好草料便足够了。”

“这些牛都留下饲养,我们招来的牧民中,不少人擅长养牛,不会出什么差错。“

魏攸闻言,虽有些失望,但还是点了点头。

刘靖看着他这样,暗笑道:“当然,我倒有个主意,咱们雍奴县不是还有三千多户人家吗?“

魏攸连忙点头:“户籍上确是如此。“

刘靖看了魏攸一眼,心中暗道:汉末以来,世家大族隐匿户口已成常态,实际人口定然更多,但他也不在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