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仅仅修改小说的结局,并不足以扭转那既定的命运。
李贤宇瘫在椅子上,他打开手机,屏幕壁纸上,雪莉的笑容依旧明媚,却象是一道他无法触及的光芒。
所以……到底要怎么做,才能真正拯救你呢?雪莉。
他陷入深深的沉思。
通过网络和媒体碎片拼凑出的形象,终究是隔靴搔痒。
镜头前的坚强或许是伪装,sns上的分享可能只是她想让外界看到的一面。
他需要更接近真实的她,需要进入她的生活圈,才有可能发现那些隐藏在平静表面下的裂痕,并找到修补的方法。
上一次循环,从发书到节目录制见面,中间隔了两周。
他原本计划借着录制的机会拿到联系方式,结果却以失败告终。
现在回想,自己当时的请求确实太过唐突和冒昧,她没有当场冷下脸来,已经算是极有修养了。
他需要一个更自然的理由,一个能让她主动产生联系欲望的契机。
有了明确的目标,李贤宇再次振作起来。
改写结局是基础,参加节目录制是接近的跳板,但这次,他必须更早地出现在她面前,为后续的行动争取更多时间。
他熟练地打开文档,将小说的结局再次修改成充满希望的版本,点击发送。
随后打开了《心灵酒馆》的申请页面提交了申请,并在职业一栏着重强调了“《玻璃天使》作者”的身份。
做完这一切,他点燃一支烟,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眼神却异常坚定。
崔雪莉,这一次,我要成为你的朋友。他默默地在心里说道。
……
等待的时间比想象中更难熬。
一周过去了,节目组的申请却迟迟没有回音。
就在李贤宇几乎要以为这次策略中道崩殂时,转机出现了。
小说如期出版,“畅销书作家”的头衔仿佛是一张镀金的名片。
他试着再次联系了《心灵酒馆》节目组,这一次,对方的回应热情了许多,很快便敲定了录制时间。
李贤宇看着手机上收到的录制通知短信,时间就在几天后。
很好,这次只用了不到一周多的时间,就能再次见到她。比上一次提前了整整一周。
宝贵的缓冲时间有了,李贤宇立刻投入“战前准备”。
他不再满足于泛泛的了解,而是像备考一样,疯狂搜集并记忆着雪莉的一切喜好。
她喜欢的艺术家、偏爱的音乐类型、常去的展览、甚至喜欢吃的食物和颜色……
他要把自己武装成一个“满分粉丝”,给她留下一个深刻的第一印象。
录制当天,流程依旧。
熟悉的酒馆,熟悉的氛围。
雪莉换了一套不同风格的服装,依旧明艳动人。
然而李贤宇这次有备而来。
在交谈中,他自然而然地流露出自己是她的忠实粉丝,不仅提到了她最近的活动,更“不经意”地聊起她欣赏的某位小众画家和喜欢的某首冷门歌曲。
雪莉的眼睛果然亮了起来,脸上露出了惊喜和遇到知音般的笑容。
“哇,作家ni连这个都知道?真的很意外呢!”
话题被成功引向更轻松和私人的领域,两人的距离似乎在无形中被拉近了许多。
整个录制过程,雪莉的表现比上一次更加热情和放松。
录制尾声,李贤宇再次送上了小说。
雪莉依旧笑着表示自己已经买了一本,但会好好珍藏这份礼物。
李贤宇也再次为书中借鉴她形象的事道歉,雪莉大方地表示不介意。
最后,李贤宇主动的签上了名和留了上次一样的话,雪莉看着“粉丝”的祝福显得格外感动。
而在书本第二页,摄象机拍不到的角落,李贤宇已经提前写下了一行小字,并留下了他的kakao。
“很喜欢雪莉xi,如果对小说或‘琉璃’有任何见解或想法,期待您的交流。”
录制结束,李贤宇自信这次的表现远超上一次。
他不仅展现了一个粉丝的喜爱,更表现出了理解和共鸣,甚至埋下了一个钩子。
他觉得,雪莉看到后,至少有那么几分可能性会主动联系他吧……
然而,两天过去了。
手机安静得令人窒息。
除了出版社和金编辑的信息,那个期待的陌生号码或者kakao的好友申请,始终没有出现。
挫败感如同藤蔓般缠绕上来,越勒越紧。
“啊!这么麻烦嘛!”
李贤宇烦躁地抓着自己的头发,在房间里来回踱步。
“我看韩剧里要个联系方式、发展个关系不是都挺简单的吗?!怎么到我这比破解世界难题还难!”
也难怪他泄气,一个母胎solo的宅男作家,感情经验为零,所有的套路都来自于书本和影视剧,实际操作起来简直是灾难现场。
他正抓狂地想着是不是该再冒险想个其他办法接近时——
叮咚。
手机响起一声清脆的信息提示音。
李贤宇的身体瞬间僵住,抓过手机。
屏幕亮起,在好友申请通知栏里显示着一个猫咪头像和一行字:
“作家ni,我是雪莉。”
……
李贤宇的心一跳,手指点下了“通过好友申请”的按钮。
她加我了!
他大脑飞速运转,紧张地思考着该如何发出第一句问候才显得自然又不失分寸。
然而,还没等他组织好语言,雪莉的一条新信息跳了出来。
“作家ni?很抱歉今天才看到您留下的信息。(抱歉表情)”
李贤宇赶紧回复:
“没有,没有!您太客气了!留下联系方式是我自己的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