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底,剧组的演员和工作人员陆陆续续都到位了。
除了演员之外,诸如什么场务、灯光师、道具师之类的工作人员,北影厂都有现成的。
王劲淞给北影厂的老同事打了个电话,人基本上就都叫齐了
而且他们也很愿意来,因为秦幽给他们给的报酬很高,至少是市价的一倍。
关于这种基本工作人员的薪酬,秦幽是不准备省的。因为他心里很清楚,自己第一次当导演肯定是要立威的。
但是立威的前提是,这待遇得给够,否则的话挣得又少,管理又严苛,谁愿意干这活儿,不出事儿才怪了。
幸好这次请的演员,基本上要么是零片酬出演的大腕儿;要么是刚出道的新人演员。
所以片酬这方面,能省下来一大笔钱。
而且这些零片酬出演的大腕儿,他也不是真的友情客串,对他们来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好处。
比如说像徐争,他出道以来一直都是演的电视剧,前几年演的《春光璨烂猪八戒》,更是家喻户晓。该拿的奖项、成绩都拿到了,可以说在这个领域已经通关了。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
拍电影,和拍电视剧是两个概念,这完全就是两个领域。
哪怕他在电视剧行业混到了巅峰,但是来拍电影的话,依然是新兵蛋子一个。
按照业内的潜规则,电视剧天然就要比电影低一头的。
所以他看一个这么好的剧本,而且还有北电、中影方面做背书,恰好又是新人导演,这个是再合适不过的机会了。
因为如果是那种大导演来拍电影的话,根本就不会选他。
要是能被选的话,他早就去拍电影了,何必等到今天?
其他的像赵本杉、范韦他们也是这样的。
别看他们很有声望,小品演得非常好,有宗师级别的地位,但是他在电影圈的地位,甚至连徐争都不如。
因为他们现在纯演小品,连电视剧都没通关。
后来他们拍的那些马大帅系列之类的,东北风味的电影电视剧,基本上只在东北地区传播,很难面向全国市场。
而且都是很久以后的事了。现在这个时代属于非常早期,对他们而言,能来秦幽这拍电影,也是一个可遇不可求的机会。
其实要不是秦幽没有想坑他们,否则的话,他们恐怕要交点钱进组了。
片酬省回来了,其他的钱就不能省了。
秦幽一到锦城,就给当地的文旅局,以及负责协调的相关官吏,一起请客吃饭,还带他们进剧组逛了一圈儿。
一方面是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因为毕竟这个年代拍电影的没几个人,全国从年头到年尾一共也就那么三五部。
而且,大部分都是艺术片,根本就不向外打交道,只在自己的圈子里活动,神秘的很。
所以在这年头,拍电影绝对是个稀罕事儿。
而另一方面,也是表示一个信号,那就是秦幽没有骗钱,而是真的在做事儿,以保证接下来能够获得更好的配合。
跟这帮人打好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来要拍的《疯狂的赛车》、《赤壁》这些电影,都得当地人配合。
而且短短的几年时间,这帮人也不太可能出现什么调动。现在做这种人情投资,绝对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等这些场面事都搞完了,差不多已经到十一月份了。
秦幽选了个黄道吉日,定在11月3号这天,开业大吉。
按照港台电影开机的老规矩,奉上黄纸香烛、红案神象。
只不过摆在那里的神象,不是别的,而是一把镰刀,一柄斧头。
后面王劲淞和黄渤这些人都看傻了,像秦幽这么搞的,还是头一个。
秦幽带着众人拜了拜,回身笑着解释道:
“咱们拍的就是喜剧电影,要做的事情就是服务好观众,那可是咱们的衣食父母。”
“拜一拜这镰刀斧头,就相当于是给大家提个醒,好好拍、好好干,摆正心态,千万别脱离群众,曲高和寡的。”
“好!”
“秦导说得好!”
“……”
哗啦啦……
大家都很给面子,纷纷鼓掌。
也不知道是不是被镰刀斧子这一手镇住了,还是钱真的给得很够。
一开始拍摄的时候,众人都很配合,没有谁敢明目张胆的下绊子、浑水摸鱼。
而秦幽这边准备也很充分,他拟好了非常具体的工作计划,发到了每个工作人员的手上。
告诉他们,这一天应该干什么、什么时候干、哪些时间可以去休息、哪些时间必须到位。
整体的调度组织等工作,其中手法,其实还显得比较稚嫩。
一旁的王劲淞,正准备随时帮忙。
但秦幽因为把每个人的具体工作,都落实下去了,而且还以文档的形式下放,所以谁做的对谁做的错一目了然。
做批评训斥这种事情的时候,也因为有据可查,也没有可辩驳的馀地。
当然,是不是心服,这还在两说,但口服肯定是服了。
秦幽也毫不手软,一次警告,两次处罚,三次就直接强制退组了。
钱给的这么足,有的是人想干,又不是什么不可替代的。
而这些演员的觉悟,明显要更高一点,他们心里很清楚,拍电影的机会很难得的。
一个个都恨不得,全天住在现场,哪怕没戏拍,也要在现场对戏、帮忙。
别说破坏秩序了,他们自己见别人出了错,恨不得都上去给俩大耳刮子,让它清醒一点。
因为赵本杉和范韦他们还得一周才能过来,所以秦幽没有拍摄他们的戏份,先拍别的。
索性,秦幽就从自己开始拍,也算打个样,拍摄的是奸商冯董被误杀的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