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5章 投稿(1 / 3)

晚上。

吃完饭,林悠带着杜昭渝去了教学楼的自习室,林悠带着笔记本电脑,准备趁着晚上的间隙,把论文翻译成英文版本,争取早日上传。

对于林悠和杜昭渝来说,两个人相约一起去学习,就是在约会,相比于逛街、看电影之类的,更有意思。

两人都觉得对方认真学习的时候,超有魅力。

因为,两人本就是因为学习而逐渐走到一起~

至于为什么没去林悠常去的图书馆,咳咳,教学楼也有24小时开放的自习室,林悠来了南都大学这么久都没去过喔……

必须雨露均沾!

怎么能让教学楼的自习室受委屈呢?!

林悠随机找了个自习室,牵着杜昭渝的手走进去。

和图书馆的自习室一样,教学楼的自习室人一样很多,不少人还是下了课后,直接就到了自习室继续学习,吃饭什么的,都是随便吃个面包应付两口。

也许再好的大学,都有人在虚度光阴,整日无所事事,但也有这样努力的人,让林悠卷起来不觉得孤单。

“悠宝,我跟着你地学习强度后,我们班不少人受了我的刺激,也开始大一就整日泡图书馆和自习室了。”

林悠恬不知耻道:“你们班同学,大一不好好谈恋爱,打打游戏,混混社团和学生组织,肆意挥洒一下青春,那么认真学习干嘛?”

杜昭渝举起两人牵着的手,眨了眨眼睛,“一起学习也是在好好谈恋爱啊,你知道吗?在安城七中的社交网站上,我们可是被称为史上最强绝代双骄哦~”

林悠歪了歪头,看着杜昭渝道:“小鱼儿与花无缺?小鱼儿兄弟你好香呀!”

杜昭渝皱着眉头满脸嫌弃,“根本就不是你想的那种好兄弟!是一男一女!是情侣!大家都猜我们是情侣,他们猜对了!”

杜昭渝就差开个小号去回复,发张甜蜜双人合照,证明他们猜得没错了。

杜昭渝已经知道林悠的成功证明了【勒让德猜想】,她努力学习,就是希望有一天,别人提起她和林悠时,会称两人为南都大学的绝代双骄,甚至是学术界的绝代双骄!

两人坐下来后,很快就各自进入了学习的状态。

林悠打开文档,开始逐句把论文翻译成英文。

下午的时候,林悠回答郑教授时,说自己高考英语150,当然是有些玩笑的意思。

不过对于他来说,英语确实不算问题,看过几百篇数学期刊的文献,其中不乏英文版,林悠早就对英文阅读十分熟练,一些数学的专业名词,凭借着提升过的记忆力,见过一次后就都熟悉记下。

只是把成稿的中文论文翻译成英文论文,对于此时的林悠来说,只是小菜一碟。

林悠对此比较重视,只是因为,这篇英文论文会是林悠第一篇投稿的数学论文,也是第一次投顶刊。

进入学习状态后,林悠翻译的速度很快,整个过程流畅又自然。

对于大部分顶级数学家来说,拥有那种级别的头脑,语言从来都不是障碍,林悠已经距离【lv3:研究者】不太远,熟悉掌握一门语言对于他来说十分简单。

一整个晚上,接近四小时的时间,林悠将论文一气呵成,全部翻译完毕,也按照郑教授推荐的数学年刊相关作者指南,调整好了格式进行排版,将论文手稿上传至 ,建立预印本信息。

一切做完,林悠从头到尾,重新浏览了一遍英文版本的论文,确认意思表达准确后,登录了也就是数学年刊的官方网站,注册了一系列信息后,按照要求,一一填写了内容,最后上传了英文版论文,点击了提交。

林悠做事,雷厉风行,从下午到现在,除去中间吃饭,只花了几个小时,就把论文投稿的事情全部做完。

接下来,先是编辑部初审,通过初审后,副主编(associate editor)会接手,负责寻找合适的审稿人,这一过程中就会耗费大量时间。

后面才会是审稿人审阅,审稿人的审稿周期会非常长,对于这种重大证明,审稿人需要花费大量时间逐行验证这篇论文的证明过程。

审稿人可能会要求提供更多细节、澄清某些步骤,甚至发现错误。

不过林悠并不担心论文的审稿,在系统的帮助下,这篇论文不可能有问题,真金不怕火炼。

做完这一切,林悠打开了邮箱,把英文版的论文发给了郑教授一份,并附上文字,表示自己已经把论文投稿到了数学年刊。

林悠刚凑到杜昭渝身边,准备瞧瞧香香软软的女朋友在干嘛,就感受到手机震动,林悠拿起手机一看,聊天软件是郑教授的信息。

“你这么快?!就把论文投稿了?!”

林悠在杜昭渝疑问的眼神中,立马回到自己的桌子前。

杜昭渝有些奇怪……坏坏的男朋友分明就是想贴贴,怎么突然不贴贴了?

林悠拿起手机开始回复:“老师,我正好手头上没其他事,就按照您说的,赶紧把论文翻译成英文,我上数学年刊的官网看了,有专门的作者指南,我按照作者指南做了一遍,就把论文上传了。”

郑教授:“?”

当我发出问号时,不是我有问题,而是我觉得……你有问题!

林悠反思了下自己,也没做错什么啊……不都是按老师您说的去做的吗?

林悠:“?”

过了会儿,林悠再次准备凑到杜昭渝身边贴贴时,才收到了郑教授的新回复。

郑教授:“你都不紧张的吗?不多检查几次?不再多看看?刚弄完,就投稿了?!”

林悠:“老师,我检查了一遍啊,觉得没问题才提交的,我们研究数学的,主打的就是一个严谨,我笔下写出来的东西,我有信心。”

另一头的郑教授开始怀疑人生,自己几十年前,第一次发表论文,从论文成稿,到最后投稿,中间经历了诸多情绪,兴奋、期待、怀疑、紧张、忐忑,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