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府之内,时间仿佛失去了意义。林小邪全身心沉浸在深度修炼之中,外界纷扰皆被那层由科学道意构筑的“信息迷雾”与断念剑域隔绝在外。
《吞天噬地诀》残篇的奥义,如同在他面前展开了一幅吞噬万物的宏伟画卷。其核心并非蛮横的掠夺,而是一种更接近本源规则的“同化”与“归元”。林小邪以科学道意进行解构,将其理解为一种极其高效的“能量转化与熵增控制模型”。
他并未急于求成地去施展那“噬灵”之术,而是先从自身开始。他尝试引导混沌金丹,模拟《吞天噬地诀》的运转路线,去更高效地炼化洞府内浓郁的天地灵气,甚至去捕捉、分解、吸收那弥漫在虚空中的、更稀薄而杂乱的各类能量微粒。
初始时,进展缓慢,甚至数次因能量引导不当导致经脉隐隐作痛。但他拥有星衍之瞳这个最强的“内视传感器”和“数据分析器”。每一次失败,都提供了宝贵的数据,用于修正他的“能量转化模型”。
渐渐地,他捕捉和炼化灵气的效率,提升了足足三成!这并非量的简单堆积,而是“质”的优化,是对能量更本质的利用。他甚至能感觉到,一些原本无法被普通功法吸收的、惰性极强的能量粒子,也在那模拟的“吞天”之力下,被强行剥离出微弱的可用能量,融入金丹。
这种对能量更深层次的掌控,反过来又滋养着他的科学道意,让他对物质与能量的理解更进一步。
与此同时,他对“信息迷雾”的构筑也在不断完善。他不断往那逻辑迷障中添加新的“变量”和“悖论”,使其结构更加复杂,更加难以被常规推演之术穿透。这就像是在自身的因果线外围,建立了一个不断自我进化、自我加密的防火墙。
而断念剑的修复,在大量蕴神丹的滋养和《吞天噬地诀》残篇奥义的潜移默化下,稳步推进。剑身裂纹修复已近六成,那暗金色的光泽愈发深邃,仿佛有液体般的能量在剑身内缓缓流动。丈许剑域更加凝实,领域内的掌控力进一步提升,他甚至能初步做到在剑域范围内,小幅改变重力方向、加速或迟滞特定能量的流动!
吞天兽的意念也愈发活跃,传递的信息不再仅仅是只言片语,而是能形成相对完整的句子片段:
“悟性……尚可……噬灵基础已成……可尝试……外放……吞噬低阶法器、灵石……炼其精华……弃其糟粕……”
外放噬灵?吞噬法器灵石?
林小邪心中微动。他没有立刻尝试,而是先以星衍之瞳推演其可行性与风险。推演结果显示,以他目前的掌控力,吞噬低阶法器和下品灵石风险较低,但需控制速率,避免一次性涌入过多杂乱能量。
他取出一柄得自青云宗宝库、品质最普通的黄阶飞剑,以及几块下品灵石。心念沟通断念剑,按照《吞天噬地诀》的法门,并融入自身科学道意的精细控制,尝试引导出一缕微弱的、无形的吞噬之力,笼罩向那柄飞剑和灵石。
奇妙的事情发生了。
那柄飞剑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失去灵光,变得黯淡,最终化为凡铁,其内蕴含的微弱金系精华被那吞噬之力剥离,经过断念剑的初步过滤与转化,化为一丝精纯的能量汇入林小邪体内。那几块下品灵石也迅速变得灰白,灵气被汲取一空。
过程平稳,并无不适。虽然转化的能量对于如今的他而言微不足道,但这证明了一条全新的资源利用途径!尤其是在缺乏丹药时,这无疑是重要的补充。而且,随着他对法诀理解的加深和实力提升,未来甚至可能直接吞噬对手的法术、乃至金丹!
就在林小邪于洞府内潜心修炼,实力稳步提升之际,外界关于青云宗覆灭的调查,也在天机阁的强大力量下,艰难地推进着。
北域某处隐秘的星辰殿内,几位天机阁执事面色凝重地看着眼前不断变幻、却始终混乱不堪的星轨推演结果。
“阁老,目标的因果线被一股极其诡异的力量干扰,推演结果充满矛盾。时而显示其在极北冰原,时而又在南疆火山,甚至有时会指向凡俗城池……根本无法锁定其真实位置与跟脚。”
“那股干扰力量,并非传统的屏蔽天机,更像是一种……逻辑上的污染与混乱。我等从未见过此种手段。”
端坐上首的灰袍阁老,手指轻轻敲击着座椅扶手,眼神深邃。
“逻辑污染?有趣。”他沉吟道,“既然星轨推演难以奏效,那就用最原始,也最有效的方法——人力排查。北域近二十年内,所有突然崛起、战力远超同阶、且功法诡异的天才,尤其是与青云宗或有仇怨者,逐一筛查!重点,还是天机学院那个林小邪。他闭关多久了?”
“回阁老,据情报,天机学院对外宣称林小邪闭死关冲击金丹中期,已近一年未有公开露面。”
“时间吻合……”阁老眼中寒光一闪,“加派人手,密切监视天机学院外围,尤其是其弟子外出历练的动态。一旦发现疑似目标,或林小邪出关,立刻回报!记住,只需确认,暂勿动手,此子……或许比我们想象的更有价值。”
“是!”
一道道无形的命令自星辰殿发出,天机阁这张庞大而隐秘的网络,开始更加聚焦于北域,聚焦于天机学院,聚焦于那个名为林小邪的青年。
山雨欲来风满楼。
洞府中,林小邪缓缓睁开双眼,眸中神光内蕴,气息沉凝如渊。
经过这段时间的苦修,他的修为已彻底稳固在金丹初期巅峰,距离中期只差一个契机。断念剑修复过半,《吞天噬地诀》初入门径,“信息迷雾”日益牢固。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