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灭清> 第二十五章 看着我,杂种,告诉我,你们害怕了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五章 看着我,杂种,告诉我,你们害怕了吗?(1 / 2)

安顿好张煌言等人后,杨丰紧接着返回安东卫。

这时候王昭等人已经按照他的吩咐,完成了对海州和日照的控制。

这样杨大都督的控制区南北两百里,东西也差不多一百里,不过内核还是安东卫城。

至于其他地方……

至少地方士绅们已经纷纷换上了大明衣冠。

同样也已经觍着脸自称大明忠义了。

毕竟辫子都剪了。

至少在重新长到可以留金钱鼠尾前,还是得老老实实当这个大明忠义的。

不过杨丰对这些地方的控制,也仅限于任命几个地方官,避免出现权力真空而已。

其他就完全不管了。

这些地方只要清军再次杀过来,全都是要直接丢弃的。

反正老百姓也都没剪辫子,他们依然可以对清军自称良民,后者也需要民夫,不会搞什么屠杀,再说其实也没多少人,绝大多数都集中到了安东卫周围。这时候是冬天,绝大多数农民都在忍受饥寒中,到安东卫有吃有穿,又不是春天需要耕种,都跑来过个难得的肥年,岂不强于在家苦挨寒冬?

当然,得剪尾巴。

另外还得编入他现有的六个卫成为靖难军。

所以这样的就是真正愿意跟着杨丰抗清的了。

最终他的六个卫到年底时候,已经拥有了两万正兵,四万辅兵,辅兵的意思就是十二岁起,到六十岁的所有男女老幼。

十二岁怎么了?

十二岁小孩手里射出的子弹和成年人没有区别。

女人手里射出的子弹和男人也没区别。

而他的灭虏军同样扩充到了三千。

都是骑兵,都有战马,不过短期还是以训练为主,尤其是训练骑马,真正的战斗反而并不急,反正他们肯定不会再用弓箭,冷兵器练练长矛冲锋,马刀砍人就可以了。杨丰并不指望他们马上格斗,毕竟他们再练格斗也打不过建奴,他正在给这些士兵研究专用武器,以后就是当火枪骑兵使用,短期内最重要的就是让这些原本的农民渔民小商贩们学会骑马,让他们能做到骑马长途行军而不会从马上掉下来。

至于打仗暂时先带着钢管炮,实际上他们完全可以用钢管炮,一个可折叠的三脚架带着炮架,剩下就是能带几根钢管的问题了。

大不了两个骑兵一组。

一个带炮架,一个带着钢管。

而清军新的统帅贝子尚善已经到达沂州,但完全没有进攻能力,毕竟他就带着五千八旗。

所以目前在全力收拢溃兵。

安东卫之战的失败,让半个山东和苏北的绿营全溃散,把这些混蛋重新抓回来就是一件大工程。

而八旗的惨重损失更是让尚善的心都在滴血。

好在因为济席哈和卓布泰的接连惨死,大玉儿姐姐终于狠下心,把原本被卓布泰带着回京的五千八旗调给他,后者是刚刚从云南战场撤回,应该算是目前我大清最能打的一支了。他们已经从河南转向山东,不过这支八旗虽然能打,但他们已经在云南征战多年,而且一路上疲惫不堪,所以先得在济宁休整,至少也得休整一个月才能赶去。

至于绿营也得从外省调。

所以淮扬,安徽的部分绿营也在调往山东。

为了能一举剿灭杨丰,我大清准备调集十万大军……

不光是因为被杨丰接连羞辱,更重要的是他们必须在运河解冻前解决这伙草寇。

那地方离运河太近了。

到邳州就三百多里,骑兵两天就能打过去。

运河解冻前不剿灭,他怼到运河边就麻烦了。

也不用他长期占领,漕运季节他过去卡半个月,烧几批漕船,或者把运河大堤给扒了,那京城就有饿死人的危险。

所以接下来必须给他雷霆一击。

十万大军。

一个月后。

荡平安东卫。

一个月后。

“这也没有十万啊!”

杨丰站在当年清军修的那道长堤上,看着外面可以说漫山遍野的清军。

这道长堤已经被完善起来,成为了安东卫城的外城墙,虽然只是夯土的,但这个季节在不断浇水之后,也已经冻的堪比混凝土,至于它南边是绣针河,虽然河面也已经结冰,但实际上还不如不结冰。毕竟每天涨潮海水还是要涌上,所以冰层都是奇形怪状,而且冰层厚度也不足以通过,依然还是可以忽略,北边则是连接阿掖山,因为人口暴涨,那些新来的也不能闲着,所以他们在山上也用伐木和石头修了一道城墙。

最终使得安东卫外围,有了一道可以说完善的外城墙。

现在这是第一道防线。

在城墙上堆积的沙袋后面,一个个靖难军士兵,守着他们的钢管炮,等待着接下来的大战。

两万对十万。

优势在我!

杨丰刚说完,对面的红夷大炮就喷出火焰。

而且是超过四十门各种吨位的红夷大炮,这是从京城运来的,其中包括了部分重炮。

炮弹呼啸着划破天空。

不断有击中城墙的炮弹,在冻的堪比混凝土的城墙上,砸出一个个弹坑,也不断有击中城墙上部的,在那些沙袋上打出壮观的飞溅,但完全打不穿防线,沙袋对子弹或者实心炮弹的防御是忠实可靠的,就算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