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祸事临头
烂柯山,仙秤岩。
山坪边缘,几丛翠竹掩着一座凉亭。
山风掠过,竹叶沙沙。
檐下,青霞子负手望天。
他近日多有烦躁,可不知缘由,使得他有些坐立难安。
棋童儿跪坐在石凳上,小手捧着个粗陶茶壶,正往老道面前的茶盏里注水。
茶汤汨汨倾泻,腾起一缕袅白雾,清香顿时漫开。
“师祖,茶好了。”
青霞子闻言,急忙一挥手,那茶盏就自落入他手中,低头见茶汤清澈,他不顾滚烫一饮而尽。
棋童儿眼巴巴看着茶壶,小手刚摸到杯沿,“嗖”地一声茶盏就被师祖摄走。
“师祖小气!”小嘴得能挂油瓶。
青霞子仰脖饮尽残茶,笑着揉乱童儿发髻:“这茶专治尿炕精。”
“啊——”棋童闻言,小脸一皱,“那我不喝了。”
“师祖!”棋童儿突然神秘兮兮凑近,“明符师兄说———”
他压低声音,“看见好些师兄夜里往观主屋里钻,是不是在修炼成仙秘籍呀?”
青霞子白眉一颤,蹲平身子与童儿对视:“修仙如种地,哪有不浇水的庄稼?”
说着捏捏他鼻头,“让明符自己来问。”
棋童儿已笑得见牙不见眼:“那我明日去告诉明符师兄!”
“师祖,我去看看雪翎师兄?”
“去吧。”老道授须叮嘱,“告诉他,”却化作一声轻叹,“金丹如种玉,
急不得。”
“知道啦!”
棋童儿闻言,撒开腿脚便往弈仙崖奔去,身上的棋子在木盒中叮咚作响。
但见崖外云海沉浮,三五仙鹤正在流云间舒展双翅。
他起脚尖挥舞手臂:“鹤仙鹤仙!渡我一程!”那声音清亮惊起崖边几只山雀。
这群白羽丹顶的仙鹤虽与雪翎同出一族,却仍有云泥之别。
“哗啦一”
棋子一震。
棋童儿一个箭步蹄上鹤背,双手紧鹤羽。那仙鹤被他扯得“咕”地一颤,却仍记得曲颈护住孩童腰身。
棋童只觉耳边风声呼呼,片刻之后,就觉得速度变缓,而后慢慢睁开眼,就见这陆地近在尺,随后他一跃而下,朝着对方恭躬敬敬的作揖,挥手作别。
待得棋童儿落地,身上棋子又是一阵“哗啦”作响惊得藤架下饮水的群鹤齐齐昂首。
“师兄!”
雪翎鹤金瞳里漾起笑意,颈羽轻抖:“棋童,你怎么来了?”
“师祖让我来看看你!”
雪翎鹤喙忽地贴近鼻尖:“我看是你想偷懒吧?“
“师兄误会我了!”被戳穿的孩童耳根一红,脚尖不自觉地蹭着石板:“师祖让我带话”话到半途却打了个喷嚏,鹤羽扫得他鼻尖发痒。
“慢些说?”
“师祖讲,金丹如种玉,急不得—”孩童突然学起老者授须的腔调。
雪翎闻言,展翅轻笑,翼风拂乱童儿束发。
“且回去告诉祖师,雪翎谨记!”
上次被血煞附身之后,若非清云道长携棋童儿及时赶到,以法术制住他,此刻怕神志早已经被血煞侵蚀。
他虽不解师祖为何突然封山,但却笃信师祖所为必有深意,自当尊崇。
前些日子他闭关突破,纵有师祖赐下的母气露,可金丹瓶颈仍如天堑,纹丝不动。
明明只差一线,却如隔万重山。
集仙观传承凋零,如今除师祖这一手画符的绝艺,便只剩那玄色鎏金葫芦尚算完整。
此葫内藏须弥乾坤,能镇凶煞、化灵无,而且每月朔日自凝一滴母气露。
母气露,如银如露,青白如玉,微透寒光。
服之可增加自身周天运转速度,似天河倒悬,在丹田形成“冰涡”,能将散无淬炼为“真元玉液”,助结丹者跨越“凝液为固”之障。
只是可惜,近年来师祖积赞的也不多,赐了他二十滴,可却也远远不够。
棋童儿见师兄鹤颈低垂,那不知道师兄还在苦恼结丹之事。
他忽地扑住鹤颈,小脸蹭着冰凉翎羽:“等开了山门,师兄带我去寻清云师兄玩可好?”
“好!”鹤喙轻点。
夜沉如水。
仙秤岩上凉亭寂寂。
青霞子执笔凝神,笔尖悬于符纸之上,竟迟迟未能落下。
傍晚那壶云山茶初饮时确令他神思清明,此刻却觉体内法力凝滞如浆,运转艰难。
他再三视图经脉气海,却寻不出半分异状。
这画符之术本是他拿手绝活,今夜却连起手式都难以完成!
无奈,只得搁笔。
盘坐调息,可刚一闭目,陌生的画面便如潮水般涌来。
这些绝非他记忆中的碎片,此刻却无比清淅地烙在识海之中,挥之不去。
青霞子猛然睁眼,额间已沁出冷汗。
山风拂过,凉亭檐角铜铃轻响,似在示警。
忽然一道人影飘然而至。
是松烟道人。
来人虽作松烟道人相貌,却着一袭艳红大衣,身段娜,分明是女子体态。
青霞子眯起双眼,神色渐变。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