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我在聊斋世界当道士> 第198章 梢公停船揽香客,青云登船话来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8章 梢公停船揽香客,青云登船话来由(1 / 2)

第216章 梢公停船揽香客,青云登船话来由

翌日。

天醒。

泸溪河上白雾氮盒,初阳将升未升,却势将那雾霭照得透亮。

“哗啦—”

长浆摆动。

一叶乌篷小舟划开镜面,惊碎满河金影。

站在船尾的中年船夫抬头看向两岸,而后松开长浆,走到篷子前,他掀开苇帘探进头去,但见书生王筠仓蜷卧如虾,此刻正睡的香甜。

“王相公,快醒醒!”

中年船夫沙哑嗓音混着河风灌进来此刻的王筠仓梦里正与周公手谈,忽觉一阵刺骨寒意,原是苇帘荡开,那刺骨的白雾顺着缝隙就钻了进来,却是冻了他一个激灵。

“哎呀——”

他猛地一哆嗦,便听得“咚”的一声,脑袋撞上了篷顶。

“于梢公,怎么了?”

王筠仓摸了摸自己脑袋,看着脸庞多黑风霜的梢公。

于三搓着树皮似的手掌,赔笑道:“这不快到渡口了—老汉想稍停片刻,瞧瞧可有同去龙虎山的香客

“好啊!”

王筠仓闻言一喜,脸上倦色顿消,这连日孤舟独行,正愁无人对谈解闷。

“多谢王相公体恤!”

于三听得应允,忙不迭作了个长揖,说罢便退回船尾,抄起长筒。乌篷船轻轻一晃,船头调转,缓缓向岸边划去。

“哗啦啦——”

“嘎吱—”

船身一震,原是船底触到了浅滩。

于三已跳下船去,踩着岸边湿泥,将缆绳系在了柳树干上。

渡口简陋,只有一方青笞斑驳的石碑聂立,上刻:上扬渡三字。

碑旁有一条黄土小路豌蜓伸向远方,想必之前也是多商旅,所以这路面碾得平整,两侧芦苇丛生,足有丈馀高,风过时作响,如翠浪翻涌。

不过片刻功夫。

这芦苇丛中一阵晃动,突兀钻出个青袍道土。

“有船?”

那道士眉眼一喜,没想到这么巧?

于三见有客人上门,急忙上前作揖:“道长可是要渡船?”

陈鸣掸了掸道袍上沾的晨露,抬眼打量着于三:“船家,你这船往何处去?”

“回道长的话,”于三搓了搓粗糙的手掌,腰又弯了几分,“小老儿这船是专走龙虎山渡口的。”

“那真是巧了。”

陈鸣目光掠过船头读书的王筠仓,低声问道:“船家,那位相公便是雇主?”

“没错,这位相公姓王,他方才同意小老儿在此揽客。”

陈鸣微微颌首,走至浅滩,微微一跃,便上了小船。

乌篷船微微一沉。

王筠仓自书卷中抬头,见来人是个青袍道士,忙合上书册拱手:“道长有礼。”

“王相公安好。”陈鸣抱拳还礼。

又过了数刻。

日头渐高,渡口再无其他行人。

于三解开缆绳,长篇一点,小船便离了岸。

“哗啦一”

船尾的于三摇着长浆,船首书生与道士相谈甚欢,倒是别有一番滋味。

“青云道长,你也去龙虎山?”

“不错,听闻龙虎山要举办大典,特来观礼。”

“哦?”

王筠仓眼中闪过好奇,“不知是何法会?”

陈鸣青袍被河风拂动,反问道:“王相公还未说此行缘由?”

书生笑了笑,道:“去龙虎山拜访一位故人。”

“故人?

陈鸣微微颌首,解释道:“我曾听闻,龙虎山要举办飞升大典,所以特来看看。”

“原来如此!”

王筠仓眼晴一亮,“如此说来,那青云道长想必也是修道有成?”

陈鸣闻言苦笑,他可是被敌人逼至饶州的,哪里谈得上有成二字。摇头道:“王相公说笑了。

江湖行走,总要学些手段防身罢了。”

王筠仓目光在陈鸣身上又转了一圈,略带疑惑道:“青云道长,我见过的道门弟子,不是挎着乾坤袋,就是背着桃木剑,再不济也总持柄拂尘—"”

他顿了顿,指着陈鸣空荡荡的双手:“为何道长却这般—清爽?”

陈鸣闻言,嘴角微扬,右手在腰间青铜杯一拂。只见他手腕翻转间,一枚铜钱忽现于指间,在阳光下泛着古旧的光泽。

“喏—”

“我的本事却是不靠那些!”

王筠仓眉梢微动,看着道士指尖的铜钱,“这——道长还会戏法?”

“唔——”

陈鸣手腕一翻,铜钱条地消失不见。他摊开双手,笑问:“这戏法可还入眼?”

王筠仓忙了,随即抚掌笑道:“道长好手段!只是不知除了这变钱的戏法,可还有其他本事?”

“本事自然是有,”陈鸣摸了摸下巴,眼中闪过一丝玩味:“只是本事学来不易,却不是用来卖弄,若是到了危急关头,王相公自然就能见识了!”

王筠仓神情闪铄,以手扶额,抱拳道:“道长说的对,是王某唐突了。”

陈鸣微微点头,没有再说。

“哒哒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