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了疯了。
国内顶级音乐唱片公司太合麦田,被魏沐的新专辑搞疯了。
单就7月19号一晚上,便收到几十个渠道公司打来的电话。
全部都是一个问题——什么时候出货!!
对于实体音象店来说,时间就是金钱。
现在不赶紧卖,利润全被盗版商抢去。
“张总,张总,您消消气,我们真的已经尽全力,首批备货三万张,谁想到发售当天就全部销售一空。出版社那边,机器都快冒烟了,二十四小时连轴转在刻录”
“这难道不是你们的问题吗?对这张专辑根本没有合理的预估!!”
伴随着一串忙音,太合麦田客服部门的职员小李挂断电话,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
这是他今天接的第十个投诉电话,刚才这位还算脾气好的,至少没有骂人。
“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嘛!!”
隔壁,刚被骂了一通的同事发泄着怨气。
小李赶忙安慰:“刘哥说得对,这能怪我们?难道不是公司决策问题?首批货量安排的太少!!”
“对啊。不过特么谁能想到《体面》这么火?”
“这可是7月淡季,还赶上奥运会,换做我是老板,也不会备太多。”
“硬钢奥运,我做梦都不敢这么想!!”
势头比所有人预想的更为猛烈。
《体面》专辑中的六首歌,像六尾灵动的鱼,一夜之间游进了各大电台排行榜的前二十五。
这其中,《偏爱》与《说散就散》这两首主打歌,更是如同搭载了火箭,排名以小时为单位向上蹿升。
从不起眼的第十九名,到进入视野的第十七名,再到引起讨论的第十三名
最终,这两首风格迥异却同样抓耳的歌,双双挤进了竞争激烈的排行榜前十名。
相比已经发酵三个月、风格更显内敛和伤感的《体面》,《偏爱》以其强烈的节奏感和直击人心的歌词,更直接地命中了年轻听众的嗨点。
霸占榜首,只是时间问题!!
在这个酷热的七月,大街小巷萦绕着奥运氛围的七月,魏沐用他的《体面》硬生生撕开了一道口子,以横扫六合的气势给华语乐坛一点小小的震撼。
一眼盯真,鉴定为:学新闻学学的。
后世,在某位大网红的带动下,新闻学成了人人喊打的对象。
但现在是2008年,南方都市报还活着,不仅活着,还活成了权威。
媒体的嗅觉总是敏锐的。
这年头一打开报纸,全是奥运消息,老百姓都看腻了。
是时候给他们看点新鲜玩意。
“《体面》与奥运争锋?”
“豁,老魏。你特么真牛逼,直接干上奥运会?”
魔都某间私密会所,袁红捧着手机,查看南方都市报推送过来的短信新闻。
他用的是摩托罗拉手机。
去年,苹果发布跨时代的智能机,现在还没进入内地,要等到明年下半年。
非要现在用,只有水货机,而且只有部分功能,像中文输入,彩信等功能会出现使用问题。
南方都市报早就推出了彩信新闻,袁红朗声读出来。
“当全世界聚焦奥运的宏大叙事时,魏沐的新专辑《体面》却在诉说个体的、微小的告别——这种私密性与公共性的碰撞,成了今夏最奇特的文化现象。”
“还有报道,《偏爱》的网络讨论度一度压过了某些体育项目的赛事报道。”
这哥们念了一大堆,脸上的笑容没停过。
和其他人一样,他们认可魏沐的才华,但没想到《体面》能这么火!!
不远处的双人沙发上,魏沐靠在真皮靠垫里,神情疲惫。
靠在他怀里的刘施施,正在一脸认真的拉起他修长的手指,给他剪指甲。
“行啦,没看见魏沐精神不太好。”
老胡听烦了,一把夺过袁红的手机。
他知道这位上戏学弟,这段时间为了宣传新专辑,跑遍了七八个城市。
任何歌手,在发行新专辑的时候都不能闲着。
除非他不在乎专辑销量。
现在不是未来,唱片市场虽然拉胯,但蚊子再小也是肉,总比未来好。
这段时间,魏沐在公司的安排下到处跑场子,宣传新专辑,给他累得够呛。
尤其是右手以及右臂。
这年头讲究的是专业素养,粉丝大老远跑过来找你签名。
踏马的总不能给个电子签吧?
没这个道理。
像林君杰,签唱片签名的手都快断了,人家照样还是手动签。
到现在,他总算理解为什么有的歌手签名如此潦草,如此简单。
一下子签个成百上千张专辑,谁都受不了。
所以签名越简单越好,随便画两笔不用这么累。
“南方都市报的新闻随便听听行啦,他们就是看热闹不嫌事大。”
和袁红争抢玩闹一会的胡哥,把手机还给他,然后又看向另一边沙发。
“施施,k姐马上到,你收敛一点。”
“哎呀,我知道,我现在正在关键时刻。”
看着认真给魏沐剪指甲的施施,老胡人麻了。
这孩子脑回路和一般人不一样。
“大功告成!!”
几分钟后,施施笑着举起他的大手给对方看。
“怎么样?我剪的好不好。”
“好。”
“给你一个奖励。”
捧着她的脸颊亲了一口,丝毫不在意边上两个单身狗的魏沐坐起身。
“k姐怎么还没来?不是约好的下午三点钟?”
“刚给我发完消息,马上来。”
没一会,蔡怡农终于出现。
“不好意思我来晚了。”
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