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经营不善,资不抵债,最后还不起银行的贷款。
于是这家公司被抵押,成为法拍中的一个不良资产。!
结果经历了将近半个月的拍卖,却没有人愿意接手。
“公司若是接手这家企业的话,后续还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去管理,并且招聘专业级的人才!”
“同时上游的材料厂商需要专业的人去谈判来采购材料,至于下游的销售,星耀应该能解决。”
李亮仔细的分析收购这家企业的利和弊。
第三家企业规模最大,基础设施最完善。
优势极其明显,而缺点也不能忽略。
虽然说整个公司的规模非常大,但是整个企业现在是停摆状态,根本没有任何的研发团队和宣传团队。
即便后续公司收购了这家企业,也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招募专业的人才。
同时屏幕的生产还是需要采购相对的二极体的材料,这些材料的采购也需要花费时间去和上游的材料厂商进行谈判。
而后续的公司发展还需要专业的人发团队对于技术进行研发。
这第三家企业总体来说只有外壳,却还没有任何的灵魂。
坐在商务车上的周坤将计算机还给李亮,眯着眼睛正思考着问题。
在周坤的心中,第三家企业的确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但是后续组建团队需要时间!
收购这家企业基本上是从头开始。
相当于周坤花钱收购了产房,厂库和生产线。
但是收购第三家公司却最具有性价比。
工厂每增加一条生产线,至少要在其中投入几千万甚至上亿的成本。
从现在网上载来的消息来看,这一次这家企业所采用的生产线都是行业最顶尖的生产线。
水平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准,并且生产线的仪器都是来自于国外进口。
而这二十条行业最顶线的生产线的基本的成本估计都要将近二十个亿。
再加之生产在线面的专业的设备仪器,以及公司内部的屏幕面板的专业实验室,整个企业的规模已经值25亿了。
同时整个公司还有着办公场地,仓库等一系列的基础设施,这些加起来也差不多也要几个亿。
在周坤的眼中,整个企业的预估值应该能够达到30个亿。
“你们有没有法院那边的关系?如果能够在15个亿拿下这家企业的话……”
思考许久的周坤缓缓的张开眼,对着身旁的团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15个亿,若是能够拿下这家企业最好不过。
拿不下的话,周坤或许会考虑收购第一家公司。
“从现在多次流拍的情况来看,这家企业放在银行手里难以脱手,只要我们愿意的话,或许能够把价格压的更低一些!”
李亮对于收购的事情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很快便召集自己这边的团队商议着该和银行如何谈判。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作为掌舵人的周坤,只是在一边监督,同时趁着有空的时候远程会议去了解星耀那边的项目进度。
星耀现在除了两款手机产品的设计项目之外,芯片集成电路部门也正准备设计新的中端处理器芯片。
同时根据周坤提供的新技术打算迭代处理器芯片的内核。
而等到今年年末,周坤打算将公司的芯片设计研发部门独立出去成立一家新的公司。
专门从事半导体设计以及生产领域。
半导体不仅仅有手机移动端处理器芯片,还有其他许许多多的芯片可以去设计研发。
同时周坤还需要为未来考虑,后续公司发展到一定地步,必然会受到国外的科技公司的针对。
光芯片设计是完全不够!
不仅需要有涉及高端处理器芯片的能力,更是在未来需要有着生产高端芯片的底气。
公司现在的设计的处理器芯片的难度并不是很高。
有星河x1这颗芯片作为参照和底子,在此基础之下,设计一款芯片的难度倒是变低了许多。
星河x1这颗处理器芯片的代号叫做盘古,而公司所新设计的中端处理器芯片的代号叫做夸父。
这次的处理器芯片在原有的基础上面进行了修改。
原本的处理器芯片采用的六内核的hlp10内核,但是这一代的处理器芯片则是将其阉割成了四颗内核!!。
gpu也从原有的4颗内核的星图100图形处理器芯片阉割到了两颗内核!
其馀的外围配置相对不变,这款芯片的整体的面积对比星河x1缩小了大概18的面积。
而公司目前的研发部已经派人去和宝积电去浅谈,这颗芯片暂定的代工制程为前代的28n制程工艺。
一周的时间很快过去!
星耀那边的芯片的设计已经到了尾声,跟宝积电已经商谈好了流片的日程。
估计在一周之后就可以对于新设计的处理器芯片进行流片。
深城这边,经过团队多轮的商谈,李亮也在这次收购中展示了自己出众的个人能力。
在经过银行多轮的讨价还价之后,最终双方之间终于是谈拢了一个合适的价格。!。。
这还多亏了李亮团队的努力,在这一周的时间经过了多方的商讨,并且以及多种方式联系到了这家企业上一任的老板。
上一任的老板已经成为了失信人,其电话基本上是陌生人拒接。
也多亏了李亮不懈努力的查找前任老板的关系人,最终通过中间人的方式联系到了前任老板。
从前任的老板口中,李亮套出了前任老板具体的贷款金额。
银行提供的金额其中包括了违约金以及利息,如果不了解根源的话整个帐单会有着非常大的迷惑性。
也只有从根源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