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再造山河三十年> 第42章 瑶光定仪·椒房叙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章 瑶光定仪·椒房叙暖(3 / 4)

在宋福金身上。这个女子沉静的气质,让她想起了张谏递来的密报中,关于她在延和殿那番“活民”之论的只言片语。

殿内一时寂静,只有香炉中青烟袅袅。

朱清珞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带着一种母仪天下的雍容与不容置疑的权威:

“今日召尔等前来,非为繁文缛节,只为本宫身为王妃,掌理内廷,有几句话,需与尔等言明。”

她的目光再次扫过三人,带着一种沉静的力量:“本宫深知,尔等入宫,各有前缘,身不由己。乱世如潮,女子如萍,此乃命数使然。然,既入此门,便是吴王内眷,当守此门之规,循此宫之矩。”

“其一,当知本分。”朱清珞的声音稍稍转重,“王妃之尊,乃大王所立,承宗庙之重,掌内廷之仪。尔等位在妃嫔,当谨守尊卑之序,恪尽侍奉之责。凡有逾越、僭越、窥伺、怨望之举,无论有心无意,宫规律条,绝不宽贷!”

花见羞的头垂得更低,姿态愈发恭顺。王氏吓得一哆嗦,脸色更白。宋福金依旧沉静,只是垂下的眼睫微微颤动了一下。

“其二,当修德行。”朱清珞的目光仿佛能穿透人心,“深宫之内,非以色侍人便能长久。当以温良恭俭为本,和睦相处为要。戒争宠,戒嫉妒,戒口舌是非,戒搬弄事端。大王日理万机,心系天下,尔等当体谅君心,勿以琐碎私情扰其清静。若有搬弄是非、构陷同侪者,一经查实,严惩不贷!”

“其三,当明大局。”朱清珞的声音放缓,却更显分量,“大王新定江淮,基业初肇,外有强敌环伺,内有百废待兴。此非太平盛世,享乐晏安之时。尔等身为内眷,虽处深宫,亦当知晓时局艰难。当体恤物力维艰,约束宫人用度,勿行奢靡铺张之事。更需谨言慎行,约束母家亲眷,不得妄议朝政,不得仗势欺民,不得交通外臣!若有违逆,祸及自身事小,牵连大王清誉、动摇国本事大!届时,莫怪本宫无情!”

最后一句,带着金石之音,重重敲在殿内每个人的心上。花见羞神色恭谨依旧,眼底却闪过一丝凛然。王氏更是吓得大气不敢出。宋福金抬眸,飞快地看了凤椅上的朱清珞一眼,那目光中除了敬畏,竟隐隐多了一丝认同。

朱清珞停顿片刻,语气复归平和,却依旧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仪:“本宫言尽于此。尔等好自为之。内廷诸事,自有章程法度。尔等只需安守本分,和睦相处,谨言慎行,便是对大王、对本宫最大的助益。若循规蹈矩,安分守己,本宫自不会亏待尔等,亦会给予相应体面。望尔等谨记于心。”

“妾身等谨遵娘娘教诲!必恪守宫规,安分守己,不敢有违!”三人再次深深下拜,齐声应诺。花见羞的声音婉转依旧,王氏的声音带着哭腔,宋福金的声音则清晰沉稳。

“嗯。”朱清珞微微颔首,“都起来吧。赐座。”

宫女搬来绣墩,三人谢恩后,才在绣墩边缘小心坐下。

朱清珞的目光在三人身上再次停留片刻,尤其在宋福金身上多停留了一瞬,随即转向侍立一旁的阿萝:“阿萝,将本宫带来的那几匹蜀锦和苏绣取来。”

“是,娘娘。”阿萝应声而去,很快带着几名宫女捧来数匹光华璀璨的锦缎和绣品。

朱清珞温言道:“尔等初入宫闱,一些用度想必尚未齐备。这几匹料子,花色尚可,权作本宫一点心意。花美人颜色娇艳,这匹海棠红蜀锦与你相宜;王才人气质温婉,这匹湖蓝苏绣正合你用;宋才人…沉稳大气,这匹云青色的妆花缎,便予你吧。”她精准地指出了适合各人的颜色和质地,显示出对三人特点的观察入微。

“谢娘娘厚赐!”三人连忙起身谢恩,心中滋味各不相同。花见羞谢得恭敬得体,王氏受宠若惊,宋福金则多了一份深思。这赏赐,既是恩典,也是无形的提醒——她们的位置和界限。

“好了,若无他事,便退下吧。”朱清珞端起了茶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妾身等告退。”三人再次行礼,在宫女的引领下,恭谨地退出了瑶光正殿。

殿门合上,殿内恢复了宁静。朱清珞放下茶盏,轻轻吁了一口气。这训话,既是立威,也是安抚,更是划下界限。在这深宫之中,人心难测,她能做的,便是立下规矩,尽力维持这一方天地的安宁,让他的王,少一分后顾之忧。

“王妃处置得当,恩威并施,奴婢佩服。”一直沉默侍立的李肆,此时才躬身低声道。

朱清珞看了他一眼,没有言语。她起身,走到窗边,望向远处层叠的宫阙。不知此刻,他在何处?是否又对着那些堆积如山的军报和奏章,眉头深锁?

当夜,瑶光殿灯火通明,暖意融融。

一张宽大的紫檀木圆桌摆在殿内,桌上菜肴并不奢靡,却极尽精致,多是淮扬风味,也有几道朱清珞喜爱的北地菜式。徐天难得地褪去了朝服,只着一身舒适的玄色常服,坐在主位。朱清珞坐在他身侧,换了一身家常的藕荷色衣裙,卸去了繁复的头饰,只松松挽着发髻,簪一支玉簪,更显温婉家常。

下首两侧,花见羞、王氏、宋福金三人依序而坐。花见羞依旧容光慑人,只是席间格外安静,只偶尔为徐天布菜,动作优雅。王氏则显得十分拘谨,几乎不敢抬头,小口吃着面前的菜肴,如同受惊的兔子。唯有宋福金,神情相对自然,偶尔与朱清珞目光相接时,还能微微颔首致意。

席间气氛有些微妙的安静。徐天显然无意多言,只简单问了朱清珞路上是否安好,瑶光殿住得是否习惯。朱清珞一一温言回答,言语间提及寿州流民安置、春蚕长势等事,徐天听得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