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再造山河三十年> 第64章 福州锁喉·困兽犹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4章 福州锁喉·困兽犹斗(2 / 4)

“退?他们为何突然撤退?” 王继勋眉头紧锁,心中那股不安却愈发强烈。他猛地想起琅岐岛方向似乎有异常信号,急忙下令:“快!派快船!去琅岐岛方向探查!快!”

然而,为时已晚。当闽国的快船小心翼翼驶近琅岐岛附近海域时,迎接它们的,是早已在预定海域完成汇合的吴军警戒游弋舰队!

二十艘艨艟、五十艘快船,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鲨鱼群,在经验丰富的吴军水师将领指挥下,迅速从侧翼包抄过来!

吴军艨艟利用体型和火力优势,用强弩和拍竿进行威慑性打击,而灵活的快船则如同狼群,利用速度优势穿插分割,用火箭、钩拒、跳帮战术,死死缠住试图靠近琅岐湾探查的闽国船只。

“杀!” “别让一艘闽船过去!” 吴军水师将士的怒吼在海浪声中回荡。

海面上爆发了小规模但异常激烈的追逐战。闽国快船试图突围,但在吴军严密的封锁和优势兵力下,很快被击沉数艘,余者仓皇逃窜,根本无法靠近琅岐湾入口半步!

琅岐湾内,此刻已是另一番景象。

徐忠亲率的旗舰及主力舰队,在陆锋部成功登陆并扑向福州后,已顺利驶入这片隐蔽的海湾。庞大的楼船停泊在深水区,艨艟斗舰则靠拢滩头,源源不断地将后续部队、工匠、粮秣辎重卸载下来。

都尉赵夯率领的两千劲卒,已牢牢控制了整个琅岐岛。

他们在岛屿制高点修建了简易却坚固的营寨,架设了床弩和了望塔,清理并拓宽了登陆滩头,修筑了通往内陆的道路。

大批随船而来的工匠正在加紧组装拆卸运输的炮车部件,民夫则在士兵监督下,将堆积如山的粮袋、箭矢、火油罐、震天雷等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岛上的临时仓库,再通过新修的道路,转运至围攻福州的前线。

琅岐岛,已从一个隐蔽的登陆点,迅速转变为吴军稳固的后方基地和物资转运中枢!

如同一条粗壮的锁链,将来自广陵乃至整个吴国控制区的战争血液,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福州城下的前线大营。

徐忠站在旗舰高耸的舰桥上,俯瞰着海湾内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

赵夯在岛上立起的吴军战旗迎风招展,与福州城方向隐约传来的战鼓声遥相呼应。他嘴角勾起一丝冷酷而满意的弧度。

蛟龙已潜渊,锁链已成环。福州这只困兽,已被彻底锁死。现在,只需静静等待,等待那些不知死活、赶来“解围”的猎物,一头撞进他精心布置的死亡磨盘!

宣州(今宣城)城下,气氛却与福州截然不同。

这里没有浩渺的海浪,只有青弋江浑浊的江水拍打着古老的城墙。

没有遮天蔽日的舰队,只有五千广陵戍卫精锐肃杀列阵。然而,弥漫在空气中的压抑和挫败感,却比海风更加沉重。

宣州城,这座沟通长江中下游的枢纽重镇,如同一个沉默而顽固的巨人,矗立在李莽和他麾下五千虎贲面前。城墙高厚,由巨大的条石垒砌,缝隙间填充着夯土和糯米汁混合的三合土,坚固异常。

城墙上垛堞密布,箭楼高耸,守城器械齐全。更有一条宽阔的护城河引自青弋江水,水流湍急。

数日来,李莽使尽了浑身解数。

强攻?他组织过数次敢死队,架设云梯、鹅车(顶部蒙有生牛皮、可抵近城墙的攻城车),顶着城头如雨的箭矢、滚木礌石和滚烫的金汁(熔化的金属液或沸油混合粪便),悍不畏死地攀城。

守军抵抗极其顽强,尤其是那些身披重甲、手持长柄钩镰枪(专钩云梯)的宣州“钩镰营”,配合着精准的弓弩手,给攀城的吴军造成了惨重伤亡。

几次强攻,尸体在护城河和城墙下堆积如山,云梯被烧毁推倒,鹅车也被守军投下的“猛火油柜”焚毁数辆,却连城头都没能站稳片刻。

穴攻(挖地道)?宣州城基深厚,地下多为坚硬岩层。李莽派出的工兵营辛辛苦苦挖掘数日,进展缓慢,还被守军通过埋设的“地听”(埋于地下,口覆陶瓮,可监听地下动静的装置)发觉,遭到守军灌入毒烟和沸水的反制,损失不小。

炮击?李莽携带的几架轻型炮车(抛石机),发射的石弹砸在宣州厚重的城墙上,如同隔靴搔痒,只能留下浅浅的白印,远不如徐忠舰队那种重型弩炮的威力。反而引来守军更猛烈的炮石还击。

此刻,李莽身披厚重的玄甲,站在一座新筑的土山望楼上,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脸上那道狰狞的伤疤,在正午刺眼的阳光下,更显凶戾。他死死盯着前方那座巍然不动的宣州城,看着城头飘扬的“陈”字大旗,看着守军有条不紊地搬运守城器械,修补被轻微损坏的垛口,一股强烈的挫败感和暴戾之气在他胸中翻腾。

“废物!一群废物!” 他猛地一拳砸在望楼的木栏杆上,碗口粗的木杆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身后的亲兵噤若寒蝉,无人敢言。

他想起了杭州城下,自己身先士卒,率领铁签营重甲,如同烧红的铁钎插入牛油般撕裂敌阵的酣畅淋漓。那时,他只需要听从命令,冲锋!再冲锋!用绝对的勇力和悍不畏死的意志碾碎敌人!

可现在……他是主将!他要思考!他要判断!他要为五千将士的性命负责!他第一次真切地体会到,临行前吴王那句“为将者,非只恃勇力,更需运筹帷幄,独当一面”的份量。也第一次尝到了“磨刀石”的坚硬与冰冷。

宣州刺史!这个伪吴留下的老将,正如吴王所料,老成持重,防御滴水不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