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吴军大营中军帐内,烛火跳动如跃金,将帐中景象映照得明暗交错。
徐天独坐案前,玄色锦袍衬得他身形愈发挺拔,只是紧锁的眉头与指节泛白的握拳姿态,泄露了他心中的凝重。
案上铺开的两丈见方军事舆图,已被朱笔勾勒得密密麻麻——从汴梁城外的河流走向、坡地起伏,到唐军大营的大致方位、可能的行军路线,皆标注得细致入微,可他指尖在舆图上反复摩挲,仍觉有疏漏之处。
明日便是与李存勖的决战,这位出身河东将门、身经百战的晋王,如今刚在魏州称帝,建号为唐,正是志得意满、锐气最盛之时。
徐天虽自信吴军装备精良——全军八成士兵身着铁甲,弩兵配备的是能穿透三层皮甲的强弩,工部打造的炮车更是能投掷三十斤重的石弹,可李存勖麾下的“鸦儿军”骑兵,却是天下闻名的锐旅。
白日那场试探性交锋,两军各出万余人,吴军凭借重甲与远程器械守住了阵线,唐军也倚仗骑兵冲锋撕开了两次小缺口,最终虽未分胜负,却让徐天真切感受到了那股如潮水般汹涌的冲击力——若明日正面硬拼,即便能胜,吴军恐怕也要付出近半伤亡的代价,这绝非他愿意见到的结果。
“系统,检索对抗精锐骑兵的最佳战术,需结合我方装备优势、敌军骑兵弱点,以最小伤亡达成战略目标。”徐天闭上双眼,在心中默念指令。
他深知,此刻唯有依靠“寰宇星图”系统的数据分析能力,才能找到破局之法。
刹那间,脑海中仿佛有星河骤然亮起,无数信息流如奔涌的潮水般涌入——既有历史上对抗骑兵的经典战例,从战国时期的魏武卒方阵,到汉武帝时期的“以骑制骑”战术,再到宋代的拒马与神臂弓配合之法;也有实时战场数据的快速运算,敌军骑兵占比约四成,战马多为河套良马,冲刺速度快但续航能力弱,骑兵携带的粮草仅够三日高强度作战;我方重甲步兵占比三成,弩兵占比两成,炮车五十余辆,粮草通过汴水运输,可支撑十日以上作战……
【检索关键词:骑兵对抗、装备优势、消耗战、低伤亡】
【分析战场数据:敌军骑兵占比412,平均冲刺速度15米/秒,持续冲锋后马力衰减率60;我军重甲率823,强弩有效射程200米,炮车石弹杀伤半径5米;双方士兵体力极限对比:吴军重甲步兵可持续作战2时辰,唐军轻骑兵可持续作战15时辰】
【模拟战术推演:正面决战胜率467,预估伤亡32万人;消耗战术胜率723,预估伤亡08万人;迂回包抄战术胜率585,预估伤亡15万人】
系统的声音冷静而清晰,不带一丝感情,却字字切中要害:“根据当前数据,建议采取‘钝刀磨敌’战术。李存勖的核心依仗是骑兵冲击力,但其骑兵存在三大弱点:一是战马需定时进食饮水,每日至少需两时辰休整,无法持续高强度作战;二是骑兵冲锋后马力衰减严重,第二次冲锋的冲击力仅为首次的40;三是骑兵铠甲多为皮甲或轻铁甲,难以抵御我方强弩与炮车的远程打击。而吴军有江南财富底蕴支撑,全员甲胄防护能力强,粮草补给充足,续航能力远胜对方。此战术核心在于‘以逸待劳、以耗代战’,逐步磨掉敌军锐气与体力,待其人马疲敝后再全力出击。”
徐天精神一振,睁开双眼时,眸中已没了此前的焦虑,多了几分清明:“详细说明战术细节,包括各兵种部署、作战节奏把控、应急方案。”
【具体战术部署建议:
1 重甲步兵:以“三叠阵”结阵,前排士兵手持五尺长盾与丈二长矛,盾与盾相连形成盾墙,矛尖斜指前方,抵御骑兵冲锋;中排士兵手持短矛与腰刀,负责补杀突破前排的敌军;后排士兵携带拒马,待敌军冲锋间隙快速布设,进一步阻碍骑兵移动。此阵型需保持稳扎稳打,每推进五十步便休整片刻,不追求快速突破,只求消耗敌军冲锋锐气。
2 远程部队:弩兵分为三队,轮流射击,第一队射击时,第二队装填,第三队休整,保证箭雨持续不断,射击重点为敌军战马——马匹中箭后,骑兵失去机动性,易成为步兵的目标;弓兵部署在弩兵侧后方,负责射杀靠近的敌军轻步兵;炮车集中部署在阵形两翼高处,优先打击敌军骑兵集结点,石弹落地可造成大范围杀伤,同时扰乱敌军阵型。
3 骑兵部队:分为重骑兵与轻骑兵两队。重骑兵由杜仲率领,配备重甲与长槊,不正面迎战敌军骑兵,而是在我方步兵阵两翼巡逻,一旦唐军骑兵试图绕后夹击,便立即出击拦截,将其驱赶回正面战场;轻骑兵由张文麾下将领率领,配备轻甲与短弩,采取“游击战术”,在敌军侧翼与后方游走,趁敌军冲锋间隙射杀落单骑兵、破坏敌军粮草运输线,一击即走,不与敌军纠缠。
4 辅助部队:工部工匠随队行动,携带修补铠甲的工具与备用弩箭、石弹,在作战间隙快速补充物资;梁军(段凝所部)绕至敌军后方三里处隐蔽,不主动出击,仅在唐军败退时出动,破坏其退路桥梁、堵塞通道,为我方追击争取时间。
5 作战节奏:每日作战时间控制在四个时辰(上午两个时辰,下午两个时辰),每半个时辰轮换一次前线部队,保证士兵体力;每日结束作战后,全军后撤三里扎营,避免夜间遭敌军偷袭;通过汴水每日运输新鲜粮草与物资,确保士兵每日能进食两餐肉、一餐粥,保持体力与士气。】
一幅幅战术示意图在徐天脑海中清晰闪过:重甲步兵如铜墙铁壁般挡在前方,盾墙之上,矛尖如林,唐军骑兵冲锋而来,却被拒马阻拦,随即陷入箭雨与石弹的覆盖之中;轻骑兵如游龙般在敌军侧翼穿梭,弩箭射出后便策马远去,留下倒地的战马与惊慌的骑兵;重骑兵则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