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再造山河三十年> 第90章 天命所归 双典同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0章 天命所归 双典同辉(3 / 5)

到殿中,跪下道:“陛下,臣张谏谨呈《武德新政疏》,愿为我大吴王朝的长治久安,献微薄之力。”

徐天示意内侍接过奏疏,展开细看。张谏则跪在地上,开始逐条讲解:“臣所提新政。其一,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自战乱以来,百姓困苦,应免除今年半数赋税,明年起,每亩田税降至三成,严禁地方官员额外加征;其二,整顿吏治,严惩贪腐凡官员贪赃枉法者,无论品级高低,皆严惩不贷,抄没家产,以儆效尤;其三,重建科举,广纳贤才自后梁末年科举废弛,致使寒门子弟无报国之门,应恢复科举,每三年一试,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张谏逐条讲解,每条新政都切中时弊。

徐天闻言,满意地点头:“卿所言极是,准奏。”

十条新政讲解完毕,徐天逐一批示“准奏”,然后放下奏疏,看着殿内的百官,补充道:“诸卿所提新政,皆切中要害,朕甚为欣慰。然朕还有一事要补充前朝宗室,皆赐爵禄,保全富贵。朱友贞改封梁国公,赐第京师,赏钱百万,绢千匹;其余宗室子弟,皆按品级赐爵,食邑如故,不得苛待。”

此言一出,殿内原本心怀忐忑的后梁旧臣纷纷松了口气。

朱友贞站在殿角,听到这话,紧绷的肩膀瞬间放松,眼中露出一丝感激,他原本以为,自己禅位后会被软禁,甚至性命难保,如今却能得封国公,保全富贵,已是意外之喜。

王大人偷偷擦了擦汗,与身旁的吏部侍郎交换了一个眼神,眼中满是释然他们这些后梁旧臣,最担心的便是新朝会清算旧账,如今陛下既然承诺保全前朝宗室,想来也不会为难他们这些旧臣。

大典结束后,徐天身着戎装,前往皇城西侧的校场检阅三军。

此时的校场早已人山人海,十万将士列阵以待,分为步兵、骑兵、弓箭兵三个方阵,每个方阵都排列得整整齐齐,如同一幅巨大的画卷。

步兵方阵在前,将士们身着黑色铠甲,手持长枪,枪尖斜指地面,在阳光下闪着冷光;骑兵方阵在中间,将士们骑着高头大马,马身上披着红色的马甲,马甲上绣着“吴”字,将士们手持大刀,腰间挎着弓箭,神态威武;弓箭兵方阵在最后,将士们身着轻便的皮甲,手中握着长弓,箭囊里装满了箭矢,随时准备发射。

校场的中央,搭建了一座高台,高台上插着一面巨大的“吴”字旗,红色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

徐天登上高台,站在旗帜下,望着下方的十万将士,心中豪情顿生。他抬手,示意将士们安静,然后高声呼道:“将士们!今日,孤已承天命,登大宝,建立大吴王朝!从今往后,天下归一!尔等皆是从龙功臣,孤必不负尔等!”

声音通过传令兵的传递,传遍了整个校场。将士们闻言,眼中闪过激动的光芒,纷纷挺直了脊背,齐声高呼:“陛下万岁!”

徐天微微一笑,继续道:“今日检阅三军,朕有重赏!士卒每人赐钱千文,绢一匹;校尉升都尉,都尉升将军,各赐田百亩;将军以上,按功行赏,封爵赐邑!此外,凡战俘,愿归乡者,发给路费千文,助其返乡;愿留军者,编入行伍,与我大吴将士同等待遇,不得歧视!”

话音落,校场瞬间沸腾起来。士卒们欢呼雀跃,有的挥舞着手中的长枪,有的敲击着身上的铠甲,声音震耳欲聋;战俘们站在校场的一侧,听到这话,有的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有的跪在地上磕头感谢,有的则坚定地站出来,表示愿意留在军中,为大吴王朝效力。

徐天望着这一幕,眼中满是欣慰。他抬手,示意将士们安静,然后道:“将士们!天下虽定,但四方仍有不臣之辈,一统天下之路,任重道远。朕希望,尔等能继续奋勇杀敌,为我大吴王朝开疆拓土,为天下百姓创造太平盛世!”

“愿为陛下效死!”十万将士齐声高呼,声音震得校场的地面都似在颤动。徐天满意地点头,走下高台,骑马绕着校场巡视了一圈,与将士们亲切交谈,询问他们的生活状况,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将士们见陛下如此亲民,心中更是感动,纷纷表示愿意为陛下肝脑涂地。

校场阅兵结束后,皇宫内大摆筵席,宴请文武百官。太极殿内,灯火通明,数十根巨大的红烛立在殿内的角落,烛火跳动,将殿内映照得如同白昼。

殿内的桌椅按品级排列,御榻在正中,铺着明黄色的锦缎,徐天与朱清珞并肩坐在御榻上,接受群臣的敬酒。

宴席上的菜品极为丰盛,有烤全羊、清蒸鱼、红烧鹿肉等山珍海味,也有糕点、水果等精致点心。酒器是用白玉打造的,杯中盛满了西域进贡的葡萄酒,酒香醇厚,入口甘甜。百官按序上前敬酒,徐天与朱清珞一一回应,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

席间,徐天特召段凝等后梁降将上前。段凝身着新的官服,略显拘谨地走到殿中,跪下道:“臣段凝,参见陛下、皇后娘娘。”

徐天抬手,示意他起身,温言抚慰道:“段将军不必多礼。天下本一家,何分南北?卿等弃暗投明,归顺我大吴,皆是国家柱石。今后,卿当尽心辅佐朕,为天下太平贡献力量,朕必不会亏待卿。”

说罢,徐天亲自为段凝斟了一杯酒,递给他。段凝接过酒杯,双手颤抖,眼中满是感动,哽咽道:“臣谢陛下隆恩!臣必尽心竭力,为陛下效死,绝不辜负陛下的信任!”

徐天点点头,又对张谏、高郁等旧臣道:“张相、高卿,你们跟随孤多年,从光州到汴梁,历经风雨,辛苦了。开创之臣,当与国同休。望诸公今后能同心协力,辅佐朕治理社稷,共造太平盛世。”

张谏、高郁等人连忙跪下,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