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再造山河三十年> 第115章 定功论赏 大吴煌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5章 定功论赏 大吴煌煌(2 / 4)

彩书写的光辉篇章!

不到半个时辰,殿外廊下再次传来整齐而沉稳的脚步声,伴随着甲叶轻微的摩擦声。

以首席直学士张谏为首,户部尚书高郁,刑部尚书张文,兵部尚书赵瑾三位直学士紧随其后,皆身着象征高官的绯色绣禽官袍,神色肃穆,步履从容。

他们身后,则是身着戎装常服、虽未披甲但腰佩君王亲赐仪剑的军武卫副将军杜仲与周本。

六人鱼贯而入,按品级班次肃立于御阶之下,衣袂微动,带来殿外一丝湿润的凉意。

“臣等,参见陛下!”众人齐声行礼,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显得格外庄重。

“众卿平身。”徐天抬手虚扶,目光缓缓扫过眼前这六位支撑着大吴军政核心、堪称帝国柱石的重臣,将手中的捷报递给侍立在侧的李肆,“蓟州与燕云前线的详细战报在此,李肆,念与诸位爱卿听。”

“老奴遵命。”李肆双手恭敬地接过那份沉甸甸的桑皮纸,清了清嗓子,用他那特有的、略带尖细却异常清晰、足以让殿内每个角落都听得清清楚楚的嗓音,开始一字一句地宣读这份凝聚了无数鲜血、牺牲与荣耀的捷报。

随着李肆那抑扬顿挫的宣读声,殿内的气氛也在不断变化、升温。

当听到韩匡嗣奇袭西楼,以火攻之策焚毁契丹王庭,并阵斩耶律阿保机亲弟、契丹名王耶律剌葛时,一向沉稳持重的张谏,抚着胸前长须的手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异。

精于计算、掌管天下钱粮的高郁,眼中则是精光闪烁,仿佛已在心中盘算此战带来的长远利益与节省的边防开支。

而杜仲与周本这两位沙场宿将,则下意识地挺直了腰背,仿佛能感受到那漠北之地的金戈铁马,眼神中流露出对同袍建功立业的赞许与共鸣。

当听到石守信蓟州苦战,兵力悬殊却凭借坚城与严明军纪死守不退,屡次挫败契丹猛攻时,主管兵部的赵瑾面露凝重,深知其中艰险。

执掌刑名的张文则微微颔首,似在赞许军法严明之功。

当听到白水陉绝境,韩匡嗣部箭尽粮绝,以血肉之躯筑起防线,最终依靠震天雷断后,几乎全军覆没,最终与石守信星夜驰援的接应部队奇迹般会合时,即便是杜仲这等见惯生死、心硬如铁的悍将,那古井无波的脸上,眼神中也流露出一丝深刻的动容与敬意。

捷报宣读完毕,殿内陷入了一片短暂的、近乎凝重的寂静,唯有殿外雨水顺着琉璃瓦滴落、敲打在石阶上的淅沥声,清晰可闻。

在场的每一位重臣,都是历经风雨、洞察时局之人,他们比任何人都更明白这份捷报背后意味着什么,它不仅是一场战役战术层面的辉煌胜利,更是彻底扭转整个北方乃至天下战略格局的里程碑!

伪唐的丧钟已经敲响,契丹的威胁被暂时解除,大吴的北疆获得了一段宝贵的战略喘息期,统一天下的道路,从未如此清晰平坦地展现在眼前!

“战报,诸位都听到了。”徐天打破了这意味深长的沉默,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如同磐石,清晰地传入每位臣子的耳中,“前线将士,浴血奋战,舍生忘死,功勋卓着,可谓擎天保驾、定鼎社稷之功!朕,心潮澎湃,亦深感欣慰,为我大吴有此忠勇将士而自豪!今日召诸位前来,便是要议一议,对此番有功之臣,该如何封赏?务必做到功过分明,赏罚公允,既要酬其赫赫功劳,彰其忠勇壮烈,亦要顾及朝廷体制,平衡各方,顺应人心。绝不可让将士在前线流血牺牲,回到朝堂却还要因赏罚不公而心寒流泪!此乃国之根本,不可不慎!”

徐天定了调子,目光首先投向主管吏部、总领朝政、被誉为“首辅”的张谏,示意他先陈见解。

张谏深吸一口气,出列躬身,他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冷静、条理清晰,带着一种经世致用的理性光芒:“陛下圣明,赏功罚过,乃维系国家运转、激励臣民效忠之基石,关乎国本,不可轻忽。此番北疆大捷,确系定鼎国运之战,有功将士,理当重赏,以昭显陛下天恩,激励天下忠义。然,赏赐亦需有度,有章法,有层次,方能服众,方能长久。臣以为,当分层次,论主次,明轻重。首功,当属运筹帷幄、制定方略、统筹全局者;次功,为独当一面、临机决断、扭转战局之统帅;再次,则为冲锋陷阵、斩将夺旗、执行奇计、建特殊功勋之猛将及智勇之臣;最后,乃广大浴血奋战、恪尽职守之普通士卒。赏格亦应依此序递减,务求公允。”

他略微停顿,让众人消化一下,随后继续清晰阐述:“依此而论,杜仲将军身为军武卫副将军,虽未亲临蓟州城头,然坐镇中枢,统筹北疆全局战事,调度各方兵马粮草,支援有力,策略得当,居功至伟;李莽将军临危受命,坐镇幽州,总督新复之燕云之地,稳固后方,弹压地方,支援前线,功不可没;徐忠将军率我大吴水师纵横海域,断敌粮道,焚其辎重,策应陆师,使契丹腹背受敌,其功亦显赫昭着。此三位,无论职位、权责还是实际贡献,当列为首功之臣,应予以最高层次之封赏。”

“石守信将军,坚守蓟州孤城,面对契丹主力疯狂围攻,血战旬月,寸土未失,保全战略要地,使韩匡嗣将军奇袭之功得以最终显现并最大化其战略价值,此乃中流砥柱、力挽狂澜之功。崔协、张彦泽、王景诸位将军,分守燕云各处要州,稳固防线,清剿残敌,使新附之地迅速安定,亦功勋卓着。韩匡嗣将军,率孤军深入险地,建不世奇功,虽其原有官职不高,然此功惊天动地,足以彪炳史册,当破格超擢,予以极其厚重之封赏,以为后来者效仿之楷模,彰显朝廷不拘一格用人才、重军功之决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