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再造山河三十年> 第136章 龙旗北指 砺兵待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6章 龙旗北指 砺兵待机(3 / 4)

不吝公侯之赏!钦此——”

宣旨官的声音在大帐内回荡。刘承珪,一位年约三旬、面容黝黑坚毅、眼神锐利如鹰的将领,强压住内心翻涌的激动与骤然加压的沉重,深深叩首,额头触地,发出沉闷的响声:“末将刘承珪,领旨谢恩!陛下天恩,浩荡如海!末将纵肝脑涂地,亦必不负陛下重托,不负朝廷厚望,必率我破虏军全体将士,为陛下前驱,扫荡群丑!”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略带沙哑,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心。

陛下竟将如此关乎北伐大局的重担,直接交予他这“代”总兵,这既是天大的信任,也是极其严峻的考验。他知道,不知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他,此战若胜,则前程似锦;若败,或稍有差池,则万劫不复。

使者交割完圣旨,稍事休息便匆匆返京复命。刘承珪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下令击鼓聚将。沉闷而急促的鼓点声在营地上空回荡,各级都指挥使、指挥使、营尉等军官,无论正在做什么,都立刻放下手中事务,顶盔贯甲,快步奔向中军大帐。

很快,大帐内将星云集,济济一堂。刘承珪没有坐在主位,而是直接站在了那巨大的沙盘之前,目光扫过每一张或熟悉、或略带审视的面孔。

他扬了扬手中的圣旨,声音洪亮,带着一股破釜沉舟的气势:“弟兄们!陛下的圣旨到了!伪唐内乱,李嗣源都反了!咱们的机会来了!从今天起,老子不管你们之前是干什么的,全军进入战时状态!取消所有他娘的休沐,取消一切不必要的操演,给老子往死里练!练不好,就别想吃饭睡觉!”

他顿了顿,向前一步,双手撑在沙盘边缘,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变得更加锐利,甚至带着一丝狠厉:“我知道!咱破虏军里,有的是跟着老总兵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老兄弟!我刘承珪,资历浅,年纪轻,蒙陛下信重,暂代这总兵官,肯定有人心里不服气,觉得老子是走了狗屎运!没关系!”他猛地一拍沙盘边缘,发出“砰”的一声闷响,“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这一仗,就是咱们破虏军证明给陛下看,证明给全天下看的时候!也是我刘承珪,向陛下,向朝廷,更是向在座的诸位弟兄交代的时候!打赢了,砍下李存勖或者李嗣源的脑袋,荣华富贵,高官厚禄,陛下绝不亏待咱们!可要是打输了,或者哪个敢在关键时刻给老子掉链子,畏敌不前,贻误战机……”他的声音骤然变冷,如同数九寒天的冰棱,“就别怪老子认得你是兄弟,老子的军法认不得你!”

“谨遵将令!誓死效忠陛下!誓死效忠大吴!扫平伪唐,建功立业!”帐内所有将领,无论心中作何想法,此刻都被刘承珪这番恩威并施、斩钉截铁的话语所激,血液中的悍勇被点燃,齐声怒吼,声浪几乎要掀翻帐顶。

刘承珪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不再多言,立刻雷厉风行地展开具体部署:

“斥候营,给老子把能动的人都撒出去!分成三队,一队盯紧魏州方向李存勖主力的动向,一队渗透到贝州、邢州一带,摸清李嗣源叛军的实力和地盘,还有一队,给老子盯死了其他那些还在观望的伪唐藩镇,看看他们有没有异动!每天十二个时辰,消息不能断!”

“各营,立刻加固现有营垒,壕沟再给老子挖深一丈,栅栏加高加固,外围多设陷马坑、铁蒺藜!哨卡增加一倍,夜里给老子打起十二分精神,防止伪唐那些杀才狗急跳墙,跑来偷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军需官,立刻清点咱们库府里的家底!粮草还够吃多久?箭矢还有多少?火油、炮石、药材,都报个数上来!行文给后方转运使,催要补给!同时,派人去附近还能控制的村镇,按市价,不,略高于市价,给老子征集一批,动作要快,但记住,绝不允许扰民,违令者斩!”

“从明天开始,各营轮换,加强阵型演练!着重练习如何应对契丹骑兵那种亡命冲锋,还有怎么攻打像邢州、魏州那种墙高池深的坚城!弓弩手怎么掩护,步卒怎么填壕,炮车怎么砸墙,云梯怎么靠上去,都给老子练熟了!”

命令一条接一条,清晰明确,不容置疑。整个破虏军大营,如同被狠狠抽了一鞭子的陀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旋转起来。士兵们操练的号子声、军官巡视时的呵斥与指导声、铁匠铺里传来的急促敲打声、战马不安的嘶鸣与蹄声、后勤辅兵搬运物资的号子声……种种声音交织混杂,汇成了一曲雄壮、激昂而又充满紧张感的战争前奏,在这片即将成为决战战场的前沿地带,日夜不息地回荡。

汴梁宣政殿内的决策,化作了幽州与魏州前线两道最坚决、最迅速的行动。大吴王朝最锋利的两把尖刀——李莽的燕云边军与刘承珪的破虏军,已经悄然出鞘,寒光凛冽地对准了伪唐那已是千疮百孔、剧烈跳动的心脏地带。

而此时的伪唐境内,早已不是“混乱”二字所能形容。李存勖在洛阳皇宫中,初闻李嗣源叛变的消息时,惊怒交加,当场拔剑砍碎了御案,又将几名报信稍迟的宦官亲手斩杀于殿前,鲜血染红了丹陛。

然而,暴怒之后,是更深重的无力与恐慌。他手中真正的嫡系精锐,在之前与吴军的连番大战中早已损失殆尽,如今仓促间能调动的,多是些心怀异志、保存实力的藩镇兵马,以及战斗力孱弱的洛阳禁军。

他声嘶力竭地发出了一道道调兵平叛的诏令,但应者寥寥,多数藩镇都在装聋作哑,按兵不动,甚至暗中与风头正劲的李嗣源使者往来,讨价还价。帝国的统治根基,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土崩瓦解。

李嗣源则凭借其在军中多年积累的崇高威望,以及贝州叛军的全力拥戴,迅速攻城略地,扩张势力范围。他与李存勖派来的、同样士气不高的讨伐军,在邢州、洺州一带反复拉锯,激战连连,互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