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再造山河三十年> 第152章 乾坤定鼎 盛世初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2章 乾坤定鼎 盛世初谋(2 / 4)

奏报末言,此战必可尽歼残敌,绝其后患,使北疆永靖,以慰陛下圣心,安天下黎庶之望。”

核心内容已然念完,李肆的声音恰到好处地停下。

他恭敬地垂手而立,微微躬身,如同最谦卑的仆人,等待着那足以决定北方最终命运、乃至影响帝国未来走向的圣意裁决。

整个宣政殿,再次被一种更深沉的寂静所笼罩。那沉水香的青烟,依旧不屈不挠地袅袅婷婷上升,盘旋,变幻出各种难以名状的形态,最终无声无息地消散在殿宇那绘有日月星辰的藻井高处,仿佛象征着世间万物的生生灭灭,皆在这殿中人的一念之间。

徐天依旧保持着那个姿势,双眼紧闭,久久不语。御座下的金砖,光可鉴人,映出他模糊而威严的倒影,也映出李肆那谦卑到了极点的身影。

李嗣源……

这个名字在徐天的心湖中投下了一颗石子,荡开一圈圈复杂的涟漪。

这个在原本那条历史轨迹中,也曾于后唐庄宗李存勖之后登上皇位,虽在位时间不长却也算得上一代雄主,史书上留下过自己篇章的枭雄,如今,却被他这只意外闯入此间时空洪流的蝴蝶,用那看似微弱、实则足以掀起风暴的翅膀,彻底扇离了既定的轨道。

从拥兵自重,到趁乱称帝,再到如今如丧家之犬般向北逃窜……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向晋阳逃窜?他大概还在做着据坚城而守,等待契丹援兵,或者内部生变的迷梦吧?殊不知,他心目中那最后的堡垒,那唯一的生机,早已变成了一座为他精心准备好的、插翅难飞的巨大坟场。

对于李莽的布置,徐天很放心。

李莽此人,勇猛却不失沉稳,悍勇而兼具谋略,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方面大将,深谙用兵之道,知道如何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彻底、最完美的胜利。

晋阳易主,口袋阵布好,以逸待劳,对付一支惊魂未定、缺粮少械的溃军……李嗣源的覆灭,几乎已经是命中注定,板上钉钉的事情。这场战争的胜负,已然没有了悬念。

然而,此刻在徐天脑海中激烈翻腾、碰撞的,却并非仅仅是这场即将到来的、毫无悬念的军事收官之战,以及那个即将走入历史坟墓的对手。

他是一个穿越者。

这个深埋在他心底最深处、绝不容许第二人知晓的巨大秘密,是他所有超越时代眼光、看似离经叛道却又总能切中要害的行为逻辑的最终解释源,也是他身处这万人之巅,却时常感到一种源自灵魂深处、无人可诉的孤独感的根本原因。

他来自一个信息爆炸、科技昌明、秩序至少在表面上井然的时代,却阴差阳错,如同一颗偏离轨道的流星,坠入了眼前这个视人命如草芥、礼乐彻底崩坏、道德沦丧、武力至上的五代乱世。

从寿州城西乱葬岗那个挣扎求存、朝不保夕的溃兵“徐三郎”,到如今坐拥大半江山、定鼎汴梁、令四方诸侯屏息的大吴皇帝,他走过的这条路,是用无数敌人的尸骨和斑驳血迹,混合着自己殚精竭虑的心血与不容回首的抉择,一寸一寸铺就的。

其间艰险,不足为外人道。

结束了。

或者说,即将结束。

五代十国这场持续了半个多世纪、将煌煌华夏拖入血火深渊、几乎打断了文明脊梁的大混乱、大分裂时期,眼看就要在他的手中,被强行扭转,画上一个休止符。

李嗣源,可以说是最后一个具备相当军事实力、政治号召力和地盘影响力的割据者,扫平了他,剩下的马殷、刘?之流,或可传檄而定,或需稍加征伐,但已无法改变天下归一的大势。

他的思绪,在这一刻仿佛挣脱了时空的束缚,如同脱缰的野马,瞬间跨越了千年,又清晰地聚焦于未来的蓝图。

北方,草原之上,契丹,耶律阿保机那个老谋深算的雄主,虽然经历了幽州、渝关的惨败,暂时被打断了南下的脊梁,缩回了广袤的草原深处舔舐伤口,但其游牧民族的掠夺本性、以及那种松散的部落联盟结构所决定的扩张欲望,决定了他们永远是悬在农耕文明头顶的一把不知何时会落下的利剑。

他们内部的权力斗争不会停止,部落间的兼并整合也不会完结,一旦让他们缓过气来,内部达成新的平衡,那南下牧马、劫掠财富人口的欲望,绝不会熄灭。

辽东、渤海故地……那些地方,也需要纳入视野。

还有南方,马殷占据的楚国,刘?盘踞的南汉,虽然这些政权在如今携统一北方之势、兵锋正盛的大吴面前,已显得孱弱不堪,不足为惧,甚至很可能一道檄文下去,便能使其肉袒来降,但毕竟还是需要时间去消化、去整合、去真正地将这些土地和人民纳入大吴的有效治理体系之中。

但这都不是最关键的,最让他内心深处感到沉重与紧迫的。

最关键的是,仗打完了,乱世终结了,然后呢?

打仗,攻城略地,消灭一个个割据势力,他或许可以凭借超越时代的见识、对历史走向的模糊把握,以及那神秘“寰宇星图”知识库的帮助,能够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但治国呢?如何安抚那饱经战火摧残、十室九空、民生凋敝到了极点的亿万百姓?如何恢复那被连年战乱和军阀割据彻底摧毁的农业生产和基本经济秩序?

如何重建那早已崩塌殆尽、几乎需要从头再来的道德伦理、文化教育和社会纲常?

如何处置那些随着胜利而必然滋生的骄兵悍将、盘根错节的地方势力、以及潜藏在暗流之下的权力斗争与腐败苗头?……这千头万绪,种种比起真刀真枪的厮杀更加复杂、更加艰难、更需要耐心和智慧的麻烦事,如同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