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撞邪后我靠物理驱魔封神> 第106章 皇城司的烟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6章 皇城司的烟火(1 / 2)

告示一出,汴京震动。

恐慌如同冰层下的暗流,仍在涌动,但国师沈括将公开破邪的消息,像一根投入沸油的冰棱,激起了巨大的反响。有人振奋,有人怀疑,更多人在绝望中抓住这根救命稻草。

三日之期,转瞬即至。

皇城司校场,历来是禁军演武、处置要犯之地,今日却前所未有地对外开放。天未亮,校场外围已被闻讯而来的百姓围得水泄不通。兵丁们手持长枪,结成紧密的人墙,维持着秩序,额角见汗,压力巨大。

校场内部,高台早已搭起。台子一侧,用白布围出了数个临时隔间,那些神情呆滞、时而狂躁的发病者已被转移至此,由格物院队员和皇城司好手共同看守。另一侧,则摆放着几张长桌,上面覆盖着白布,看不清下面是什么,只隐约露出一些玻璃器皿和金属仪器的轮廓,在清晨的微光中泛着冷硬的光泽。

沈括站在高台中央,一身深青色国师常服,并未穿戴官袍,显得干净利落。他目光平静地扫过台下黑压压的人群,那些或期盼、或恐惧、或好奇的面孔,尽收眼底。赵虎、冷锋、石勇等人分散在高台四周,眼神锐利如鹰,警惕着任何可能的异动。张元清则立于沈括身侧稍后,道袍随风轻扬,神色肃穆。

包拯与顾千帆坐在台下预留的席位中,面色凝重。这场公开演示,风险与机遇并存。成了,可定人心;败了,则局势将彻底失控。

“时辰到!”一名皇城司将领高声唱喏。

嘈杂的现场渐渐安静下来,无数道目光聚焦于高台之上的沈括。

沈括没有多余的废话,直接走向第一个白布隔间。两名格物院队员押着一名不断挣扎、口中发出无意义嘶吼的中年男子出来。那男子双眼赤红,力大无比,寻常壮汉都难以制服。

“诸位请看,此乃受邪术侵蚀者。”沈括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校场,“其症状,神志昏乱,力暴增,状若疯魔,医者难辨。”

他说话间,那男子猛地挣脱一丝束缚,咆哮着向沈括扑来!台下顿时一片惊呼!

沈括不闪不避,在那男子扑至面前的刹那,右手快如闪电般探出,并指如剑,指尖一缕微不可察的金红光芒一闪而逝,精准地点在其眉心印堂穴!

“定!”

一声轻喝。

那狂躁的男子动作骤然僵住,如同被施了定身法,眼中的赤红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褪去,身体晃了晃,软软地瘫倒在地,虽未立刻清醒,但呼吸变得平稳,不再挣扎嘶吼。

静!

死一般的寂静!

台下百姓瞪大了眼睛,几乎不敢相信。困扰太医署、让开封府束手无策的“怪病”,竟被国师一指点醒?

短暂的寂静后,是轰然爆发的议论声和惊叹声!

“神了!真神了!”

“国师法力无边!”

沈括抬手,压下喧嚣。他走到第二张长桌前,掀开白布,露出下面摆放的显微镜、蒸馏装置、以及几个装着不同颜色液体的琉璃瓶。

“此非法力,乃格物之理。”他声音沉稳,拿起一个琉璃瓶,里面是浑浊的、带着一丝腥气的液体,“此物,取自发病者体内血液,以及城外发现的诡异动物尸体残留。”

他将液体滴在承物片上,置于显微镜下,调整角度,然后示意台下的包拯和顾千帆,以及几位被邀请来的德高望重的老医师上前观看。

几人凑近目镜,只看了一眼,便脸色大变!

“虫……好多虫子!在动!”一位老御医失声惊呼。

透过目镜,他们清晰地看到,那浑浊的液体中,无数细如尘埃、形态诡异的红色虫影在疯狂蠕动,与当初“嗜血微虫”案中的虫体有几分相似,但更加细小,且似乎能释放出干扰精神的微弱波动!

沈括转向台下,朗声道:“诸位!所谓中邪、怪病,根源在此!乃邪教培育之‘惑心虫’作祟!此虫肉眼难见,可通过特定媒介侵入人体,吸食精血,释放毒素,扰乱心神!”

他拿起另一个琉璃瓶,里面是清澈的、泛着淡金色光泽的液体。

“此乃格物院以朱砂、雄黄、纯阳草药等物,辅以特殊工艺提炼之‘清心破障液’!”他将其滴入之前那瓶浑浊液体中。

“嗤——”

一阵轻微的气泡翻涌声响起,显微镜下的景象瞬间变化!那些疯狂蠕动的红色虫影,在接触到淡金色液体的瞬间,如同遇到烈阳的冰雪,迅速萎缩、溶解、消散!

台下再次哗然!这一次,是带着恍然大悟和振奋的哗然!

“原来是虫子!”

“格物院竟能造出如此神药!”

沈括趁热打铁,走到第三张长桌前,掀开白布。下面赫然是几架造型精巧、闪烁着符文光芒的金属圆盘——大型防护阵盘的缩小演示版。

“此物,乃格物院研制之‘驱邪护宅阵盘’!”他启动其中一个阵盘,一道柔和却坚韧的无形力场瞬间展开,笼罩了高台一角,“置于家中,可散发稳定阳和之气,驱散阴煞,净化污秽,使此类邪虫难以近身,亦可安抚心神!”

他示意一名队员将一只装有少量“惑心虫”样本的琉璃瓶抛入力场范围。那瓶子在进入力场的瞬间,内部原本活跃的虫影立刻变得焦躁不安,随即如同被无形之力碾压,纷纷僵直死亡!

演示简单,直接,震撼!

从病症展示,到病原揭示,再到破解之法,最后是防护手段。沈括用最直观的方式,将一场诡异的“中邪”事件,拆解成了可以认知、可以对抗、可以预防的“格物”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