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韧(义)、大哥暗藏的渴望(智?)、母亲与大姐默默的辛劳(仁)、二姐在家做事的担当(勤)……这一切,都远比书本上“四民五常”的字句更加复杂,也更加深刻。他再次摸出枕边的《三字经》,手指划过“曰士农,曰工商”和“曰仁义,礼智信”的字样,心中豁然开朗:真正的“读”,不仅仅是读懂书本,更是要读懂这生活本身,读懂每一个家人为这片土地、为这个家所付出的一切,读懂这“四民”分工与“五常”伦理在现实中的具体模样。
他心中的“田”,不再仅仅是那二十五亩麦地,更包括了大哥向往的灶台(工),父亲走街串巷的货郎担子(商),以及他自己那条需要用汗水和智慧一步步去丈量的、漫长的耕读(士)之路。这条路,注定与脚下这片土地、与这个小小的院落、与每一个家人都息息相关,也将在未来,孕育出超越此刻想象的、更为广阔的可能。这“四民”之业,或许并非泾渭分明,而是可以在这个小小的农家里,以一种艰难却充满希望的方式,交织、融合,共同支撑起一个家族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