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5章 院试放榜(2 / 2)

历练。

青文忽然明白,对李师兄这样的人来说,五十八名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清晰的坐标,告诉他距离目标还有多远,需要往哪个方向努力。

这种冷静和自知,让青文深受触动。

李师兄这般沉稳,再潜心读个一两年,下次院试定能高中。青文对梁识他们感叹道。

是啊,梁识赞同地说,他才第一次下场呢。

张鹏也回来了,他的名次在二百名开外,显然大受打击。

往日在丙班的那点优越感荡然无存,人也收敛了许多,不再高谈阔论,大多数时候都闷头看书,偶尔会看着李逸之出神。

院试的尘埃落定,让书院里的氛围悄然改变。有人鲤鱼跃龙门,一步登高;有人折戟沉沙,重归苦海;也有人权衡利弊,选择了另一条现实的道路。

很快,教习们便将此次院试的试题收集整理出来,抄录于讲堂前的木板上。

刘教习在学堂上指着那一道道题目,声音严肃:

院试已过,多谈无益。此次试题在此,尔等需细细揣摩,试着自己破题、构思。过几日,我等再一同讲解、辨析。看看这选拔秀才的文章,究竟有何要求,尔等差距,又在何处。

他目光扫过台下神色各异的学子,在李逸之脸上停留片刻,微微颔首,似是认可。

前路漫漫,道阻且长。一次成败,不足论英雄。重要的是,能否从中窥见门径,知不足而后进。望尔等莫要沉溺于喜悲,当以此为契机,砥砺前行。

陈青文看着那一道道试题,尤其是那需引经据典、关切时务的策问,再回想李逸之第一次下场就取得五十八名的好成绩,心中对科举之路既感到艰难,又生出了几分向往。

他知道,只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自己也终有下场一试的那一天。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