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自她而来> Chapter 1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Chapter 18(1 / 2)

纪幼怜心下了然。

作为在鱼龙混杂的娱乐圈浸润多年的人,她几乎瞬间就想明白了其中的腌臜。

——这可不仅仅是一场单纯关于观念的争论了,而是一场关于艺术生存空间的无声挤压。

以林榕三为代表的传统艺术,太“慢”也太“旧”,他们慢工出细活的优点,在谢志明描绘的科技化和流水线的宏伟蓝图之中,已经变成了需要被革新甚至淘汰的对象。

都说,当人在家中看见一只蟑螂的时候,屋子里已经遍布蟑螂了。

今天她遇到了一个林榕三,发现了他的反抗,也看见了他的坚守。

可在音乐的象牙塔之中,还有多少这样的林榕三没被她遇见呢?

他们也许坚守着某种即将被遗忘的技艺,不符合潮流的思想,却在谢志明之流的围剿之下,逐渐失去讲台、失去资源,也失去了开口出声的机会。

纪幼怜浑身窜过一阵寒意。

但她又庆幸,幸好自己没有被潮流所裹挟卷走。

琴房里的声音暂时告了一段落,门从里打开,扎着马尾辫的女孩抱着一沓后后的书籍走了出来,林榕三随后走出,看见了依旧等在原地的纪幼怜。

“还没走?”

林榕三的语气平淡,却能听出,早已没有了原先的恶意。

“林老师还没上完课,我怎么能擅自离开?”纪幼怜说。

这番话不知戳中了林老的什么心绪,他看了看她,不再说什么,只是掏出钥匙,打开了另一间办公室的们。

“进来吧,”他侧身让开,“地方小,别嫌弃。”

纪幼怜闻言,缓缓走进房间,率先涌入鼻腔的,是一股浓郁独特的松香气息,混杂着大量书籍在堆放长久之后散发出的独特油墨味道。

这并不让她意外,相反,倒让她觉得很符合林榕三老先生的气质。

然而,当她抬起头,真正看清房间内的成设时,她的脚步不由得一顿,整个人呆住了。

这与她预想的,甚至于说是见过的许多“功成名就”的大拿办公室截然不同,这里没有满墙与名人的合影,也没有堆叠满用于展示荣耀的证书和奖杯。

林榕三老先生的办公室,墙壁有些干净得过分,靠墙的位置上,摆着几件名族乐器,有琵琶、二胡、三弦,以及一些她不知道名字的。

而这些乐器,都被悉心安置再特制的架子上或者琴盒之中,每一件都擦拭得干干净净,完全可以看出主人日常使用的痕迹。

最引人注目的,则是那占据了一整面墙壁的高大书架,里面密密麻麻分门别类地塞满了各种书籍,从书籍背上看,不仅有厚重的中外音乐理论著作,也有大量的关于福城历史、民俗以及方言的研究文献。

纪幼怜忍不住走上前,还发现了好几本线装地古旧乐谱和地方志。

整个办公室,虽然简朴,却也丰盈。

林老爷子展示的,似乎都是人所需的内在积累,至于那些荣耀,都被他无声地抹去了。

林榕三并没有注意到纪幼怜的震颤,他自顾自地走到了那张堆满了书籍和笔记的旧书桌后面坐下。

他的书桌上,也没有什么附庸风雅地去摆上什么茶道器具,只有铺开的书籍和写的密密麻麻的笔记本。

“现在很少看见有人,还会选择把笔记全部手记了。”纪幼怜感慨道,目光被桌子上一张写满奇怪符号的纸张吸引。

她没忍住好奇心,礼貌地指了指:“林老,这张纸我能看看吗?”

林老爷子抬了抬眼,点点头,语气平静:“我还是比较喜欢笔尖接触到纸张上的感觉,沙麻的,更实在,能够让我深刻地感受到我不是在机械的交流,而是在和知识进行真正的对话。”

纪幼怜一边听着若有所思,一边小心翼翼地拿起那张纸,她把这张纸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几遍,上面的记录非常复杂,以“工”字和“尺”字为核心,辅助各种细小的源泉,让她感到十分迷茫。

只不过,毫毛笔写的小字,辅以笔迹锋利地源泉,还是把她深深吸引住了,好奇心更盛。

“林老,这上面写的是什么?”终于,纪幼怜鼓足勇气,开口问道,“看上去……很特别,也很有意思。”

林榕三瞥了一眼,立即认了出来:“这是工尺谱。”

“工尺谱?”纪幼怜重复了一遍这个陌生的词汇。

“对。”林老拿过另一张纸,用笔在上面写下一个“尺”字,解释到:“你看这个像‘尺’的字,事实上在这里它不念尺,念‘che’,第三声。”

“至于其他这些的圆圈,你应该有听过一个成语,叫做‘一板一眼’。”林老说着,忽然止住了话头,问了纪幼怜一个看似与成语解释全然无关的问题,“你学过乐器吗?钢琴、吉他、古筝?只要是乐器,都算。”

纪幼怜被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问得微微一怔,但还是很快点了点头:“我小的时候学过钢琴,虽然断断续续,但也学了挺多年。”

“那就好。”林老爷子说,“那你应该知道音乐里的‘二拍子’是什么意思。其实,成语‘一板一眼’一开始,并非用来形容人们做事刻板不懂变通,而是源自于我们传统音乐的节拍概念。”

林老爷子一边说,一边拿起桌子上的笔,在一张空白的白纸上写下“板眼”两个字,一边解释到:“‘板’,指的是强拍,而‘眼’指的是弱拍,‘一板一眼’,指的就是一个强拍加上一个弱拍,这就构成了一个最基础的二拍子小节。”

顿了顿,他又补充到:“类似的还有‘一板三眼’,那就是一个强拍加三个弱拍,构成的就是四拍子。”

说完,林老自嘲地笑了笑,那笑容中带着无尽的自嘲:“现在想来,外界用‘一板一眼’来形容人们的固执,不知变通,大概也多多少少是在影射我们这些搞传统音乐的老家伙们吧,守着老规矩,在有些人眼里不就是自视清高、不知变通,不撞南墙不回头吧。”

纪幼怜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