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潜伏:狼凶> 第2章 铁砧下的暗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章 铁砧下的暗涌(2 / 4)

打饭窗口前,将自己的搪瓷碗递过去。老面正低着头给工人盛粥,看到他的碗,动作顿了一下,然后用勺子舀了一大勺玉米粥,又夹了一筷子咸菜,放在碗里。递碗的时候,老面的手指再次轻轻碰了碰他的手心,这次没有纸团,而是用指甲在他的掌心快速划了一个“三”字。

陆沉舟心中了然——老面是在提醒他,周三中午的情报交接照常进行。他接过碗,低声说了句“谢谢师傅”,便转身找了个靠近窗户的位置坐下。这个位置视野开阔,可以清楚地看到食堂里的每一个人,也能透过窗户看到外面通往核心车间的道路。

他一边喝着玉米粥,一边观察着周围的人。田中次郎坐在不远处的一张桌子旁,和几个日军军官一起吃饭,他的目光时不时扫过食堂里的工人和工程师,眼神锐利如鹰,仿佛在寻找潜在的威胁。王二麻子也在食堂里,他坐在角落,狼吞虎咽地吃着饭,时不时抬头张望,脸上带着一丝不安。

突然,王二麻子的目光与陆沉舟的目光撞在了一起。陆沉舟心中一紧,面上却依旧保持着温和的笑容,微微点了点头,像是在和一个普通的同事打招呼。王二麻子愣了一下,随即低下头,加快了吃饭的速度,耳根微微泛红。

陆沉舟心中暗喜——看来王二麻子并没有立刻认出他,只是觉得他有些眼熟,再加上做贼心虚,才会如此慌张。这为他后续的行动争取了时间。

吃完饭,陆沉舟将搪瓷碗送到回收处,正准备离开食堂,身后突然传来一个冰冷的声音:“陈默工程师,请留步。”

陆沉舟转过身,看到田中次郎正站在他身后,双手背在身后,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田中中佐,有事吗?”他故作疑惑地问道。

“山本署长让你上午九点到他的办公室,讨论炮管散热的改进方案。”田中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你昨晚睡得还好吗?我看你的办公室灯亮到很晚。”

“多谢田中中佐关心。”陆沉舟推了推眼镜,脸上露出一丝疲惫的笑容,“为了尽快拿出改进方案,昨晚确实熬夜研究了一会儿图纸。不过能为皇军效力,再辛苦也值得。”

“是吗?”田中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陈工程师倒是很敬业。不过,兵工署的规矩你应该清楚,晚上不允许在办公室逗留太久,以免泄露机密。希望你下次注意。”

“是,是,我记住了。”陆沉舟连连点头,心中却暗自警惕。田中次郎显然是在试探他,昨晚的灯光引起了他的怀疑。看来以后做事要更加小心,不能再留下这样的破绽。

田中次郎盯着他看了几秒,似乎没发现什么异常,才转身离开。陆沉舟看着他的背影,直到他消失在食堂门口,才松了一口气。

离开食堂,陆沉舟没有直接回办公室,而是朝着第一生产车间走去。他想趁着上午的时间,再去车间里看看,尤其是那些与炮管生产相关的设备,或许能找到更多改进散热问题的灵感。

车间里的轰鸣声依旧震耳欲聋,工人们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陆沉舟沿着车间的通道缓缓走着,目光仔细观察着每一台机床的操作流程。他看到工人们将烧红的钢坯放进锻压机,巨大的压力让钢坯变形,发出沉闷的声响;看到机床切割钢材时,火花四溅,落在地上发出“滋滋”的声音;还看到几个技术人员正在调试一台新的车床,车床的显示屏上跳动着一串复杂的数字。

走到炮管加工区域时,陆沉舟停下了脚步。这里的机床都是专门用来加工炮管的,精度要求极高。他注意到,炮管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虽然机床上装有冷却装置,但冷却效果并不理想,炮管的表面温度依旧很高,这也印证了他之前提出的散热问题。

他走到一台正在加工炮管的机床旁,装作对机床的结构很感兴趣的样子,仔细观察着冷却装置的工作原理。机床的操作员是一个中年工人,脸上布满了皱纹,双手粗糙不堪,沾满了油污。陆沉舟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问道:“师傅,这台机床的冷却装置,是不是经常出问题?”

工人抬起头,看了他一眼,又快速低下头,小声说道:“是啊,陈工程师。这冷却装置不太好用,炮管加工出来后,温度还是很高,有时候还会影响加工精度。我们反映过好几次,但上面一直没派人来修。”

“我知道了。”陆沉舟点点头,“我正在研究改进方案,等方案定下来,应该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工人眼中闪过一丝希望,却又很快黯淡下去:“但愿如此吧。”

陆沉舟没有再多说什么,继续往前走。他注意到,在炮管加工区域的尽头,有一扇小小的铁门,门口站着一名士兵。他猜测,里面应该是炮管的热处理车间,炮管的硬度和韧性都需要在那里进行处理。热处理工艺对炮管的质量至关重要,同时也与散热性能密切相关。他想进去看看,但刚走了两步,就被士兵拦住了。

“站住!这里是 restricted area(禁区),不许靠近!”士兵端起枪,语气严厉。

“我是新来的工程师,山本署长让我来熟悉情况。”陆沉舟出示了自己的证件。

士兵看了看证件,又看了看他,摇了摇头:“没有山本署长的亲笔命令,任何人都不能进入。陈工程师,请你离开。”

陆沉舟只好停下脚步,装作无奈的样子,转身往回走。他知道,想要进入热处理车间,同样需要等待合适的机会。

回到办公室时,已经是上午八点半。陆沉舟坐在办公桌前,开始整理改进炮管散热的方案。他结合自己在车间里的观察,以及在慕尼黑留学时学到的专业知识,提出了两个改进方向:一是优化冷却装置的结构,增加冷却管道的数量,提高冷却效率;二是在炮管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