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铁壁合围’计划,歼灭日军精锐部队两万余人,缴获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和物资。”
陆沉舟和苏晚心中一喜,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磐石的牺牲没有白费,这场艰苦卓绝的潜伏任务,终于换来了丰硕的成果。
“不过,日军并没有善罢甘休。”赵部长的语气突然变得凝重,“‘铁壁合围’计划破产后,日军华北方面军残部退守北平、天津等大城市,并且与东北的关东军暗中勾结,企图卷土重来。根据我们的情报,日军正在秘密研制一种新型的远程火炮,射程可达十五公里,威力比之前兵工署的型号更大,计划三个月后投入战场,对根据地发动新一轮的进攻。”
陆沉舟和苏晚的脸色同时变得凝重。新型远程火炮的威胁不容小觑,如果让日军成功研制并投入使用,根据地将面临巨大的压力。
“更严重的是,日军为了加快研制进度,从德国聘请了一批顶尖的武器专家,组建了一个秘密研发基地,代号‘天狼’,藏在北平西郊的香山脚下,戒备极为森严。”赵部长补充道,“这个研发基地由日军华北方面军的残余将领山田英夫亲自负责,他吸取了之前的教训,加强了安保措施,不仅有重兵守卫,还有大量的特高课特工和汪伪特务暗中监视。”
陆沉舟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山田英夫,这个日军华北方面军的司令官,之前在保定城侥幸逃脱,现在又卷土重来,成为了新的威胁。他知道,摧毁“天狼”研发基地,阻止新型远程火炮的研制,将是他们下一个重要任务。
“经过总部研究决定,派遣你们两人再次执行潜伏任务,渗透进‘天狼’研发基地,获取新型远程火炮的研发数据和图纸,伺机破坏研发设备,阻止日军的计划。”赵部长的目光落在陆沉舟和苏晚身上,语气坚定,“你们是根据地最优秀的潜伏人员,有丰富的经验和过人的智慧,总部相信你们一定能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
“请组织放心,我们保证完成任务!”陆沉舟和苏晚异口同声地回答,眼神中充满了坚定的信念。
赵部长点点头,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中拿出两个牛皮纸信封,递给他们:“这是你们的新身份。”
陆沉舟接过信封,打开一看,里面是详细的身份档案、证件和照片。他的新身份是“顾衍”,德国慕尼黑大学机械工程博士,曾在德国克虏伯公司担任武器研发工程师,因不满纳粹的侵略政策,辗转来到中国,被日军聘请为“天狼”研发基地的技术顾问。照片上的他,穿着一身西式西装,戴着金丝边眼镜,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学者的儒雅与疏离,与“陈默”“江哲”“沈浩”的形象截然不同。
苏晚的新身份是“顾曼”,“顾衍”的妹妹,同样留学德国,主攻德语翻译和秘书专业,被“顾衍”聘为私人秘书,协助他开展工作。照片上的她,穿着一身浅色的连衣裙,长发披肩,脸上带着温柔的笑容,看起来温婉而得体。
“‘天狼’研发基地的安保级别非常高,进入基地需要经过三重审查:身份核实、背景调查和技术考核。”赵部长详细介绍道,“身份档案已经经过精心伪造,经得起初步核实,但日军可能会联系德国方面进行确认,你们需要提前牢记档案中的每一个细节,尤其是‘顾衍’在克虏伯公司的工作经历和技术成果。”
“技术考核方面,陆沉舟同志需要展现出扎实的机械工程知识和武器研发经验,日军聘请你,是为了加快新型远程火炮的研制进度,如果你无法通过技术考核,很可能会引起怀疑。”赵部长补充道,“苏晚同志需要展现出熟练的德语翻译能力和秘书工作技能,你的主要任务是协助陆沉舟同志开展工作,同时暗中搜集情报、传递信息。”
“我们已经为你们准备了相关的技术资料和德语教材,接下来的一个月,你们需要集中学习,熟悉新的身份和相关知识。”赵部长说道,“另外,总部给你们配备了最新的通讯设备和武器:微型电台藏在钢笔里,无声手枪拆成零件藏在行李箱的夹层里,还有几枚微型炸药和解毒剂,关键时刻可以用来防身和破坏设备。”
陆沉舟和苏晚仔细检查了新的身份档案和配备的设备,将每一个细节都牢记在心。他们知道,这一次的潜伏任务,比之前的任何一次都更加危险。“天狼”研发基地戒备森严,日军的技术专家和特高课特工都不是等闲之辈,稍有不慎,就会暴露身份,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接下来的一个月,陆沉舟和苏晚投入到紧张的准备工作中。陆沉舟每天都在钻研新型远程火炮的相关技术资料,从炮管设计、弹药研发到射程优化,每一个细节都反复研究。他还特意学习了克虏伯公司的武器研发流程和技术特点,模仿“顾衍”的学术风格,撰写了几篇关于火炮研发的技术论文,确保在技术考核中能够应对自如。
苏晚则专注于德语翻译和秘书技能的训练。她每天都会背诵德语词汇和语法,练习德语口语和书面翻译,模仿德国人的发音和语气。同时,她还学习了秘书的工作流程,包括文件整理、会议记录、日程安排等,确保在工作中不会出现任何失误。
两人还利用空闲时间,反复演练新身份的言行举止。陆沉舟模仿“顾衍”的儒雅与傲慢,说话时语速平缓,语气中带着学者的自信;苏晚模仿“顾曼”的温婉与干练,待人接物礼貌得体,做事认真细致。他们对着镜子反复练习,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力求精准,确保在进入“天狼”研发基地后,能够完美融入新的身份。
出发前夜,陆沉舟和苏晚坐在窑洞外的石板上,看着漫天繁星。山间的夜风带着凉意,吹动着黄栌叶,发出“沙沙”的声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