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七的车票,今年依旧回东北过年。
没有艺考的压力,这次能在老家多待些日子。
一年没见,家乡变化不小。
高楼多了不少,街道上车水马龙,人们的穿着也越来越鲜艳。
这正是华夏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全国各地日新月异,几乎一天一个样。
但孙祺清楚,这样的局面不会维持太久。
不出十年,这波工业化人口红利带来的经济热潮就会结束,东北将迅速暴露问题,从曾经的“共和国长子”变成拖后腿的地区。
前世的孙祺曾和同事深入讨论过这个问题。
后来就连他这个东北人都不得不放弃——人才流失、资源枯竭、人口老龄化……这些只是表面现象,根源在于观念落后、权力寻租和民营经济不发达。
民间流传着四个谎言:“商铺转让”、“高价回收”、“重金求子”,还有最后那个“振兴东北”。
到了奶奶家,还是全家团圆的温馨场景。
一年一度的年夜饭,早已深深印在华夏人的骨子里。
今年春晚,一首蒙古语歌曲《吉祥三宝》红遍全国。
它不是现在流行的伤感歌曲,甚至不是用汉语演唱,但那可爱到惊艳的旋律,让人越听越喜欢,充满幸福的味道。
临近午夜,孙祺仔细编辑了一条条短信,发送给这一年的所有朋友和帮助过他的人拜年。
他再也不敢群发了——之前有一次群发时写错了称呼,幸好是发在兄弟群里,否则他真想撞死。
从那以后,每一条祝福短信他都亲自编辑。
刚发完短信,正和家人一起吃饺子,手机突然响了。
会是谁呢?
孙祺赶紧夹起一个饺子塞进嘴里,拿起手机走到阳台。
原来是神仙姐姐。
他按下接听键。
“新年好呀!”
电话那头的声音雀跃,甜得像蜜一样。
“嗯……新年好。”
奶奶包的饺子皮薄馅多,个头实在,一口吃不完。
“你在吃什么?”电话里,刘一非充满好奇。
“饺子。”
“我也吃了饺子,你猜我吃到什么了?”
饺子还能吃到什么?孙祺愣了一下,正要回答,刘一非已经迫不及待地揭晓答案:
“我吃到硬币了!就一个,就我吃到了!”
听她那得意的语气,孙祺犹豫要不要假装惊讶,想了想觉得太刻意,最后还是诚恳地说:
“是吗?恭喜你。”
刘一非显然不太满意,语气带着一点教训:
“你要说‘大吉大利’!”
大吉大利?今晚吃鸡?
“好吧,祝你大吉大利,财源滚滚,万事顺心,这样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