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俞非鸿就是京圈中这样的人。
当然,这也离不开她家庭背景和人脉资源,而这本身也是一种实力。
所以,跟着这位姐姐走,并不丢人。
而且孙祺相信,将来他一定有能力报答这份人情。
有了俞非鸿出面,事情就显得顺理成章。
她和京圈核心人物之一的王硕是朋友,华艺的大小王兄弟也愿意给她面子。
当王硕提起这事时,华艺的小老板还有些迷茫——当年投了一笔钱后,早就把《士兵突击》这个项目忘得一干二净。
那笔资金也是看在八一电影制片厂的面子上才投入的。
询问下属之后,才知道还有这个项目。
看了下提交的调研报告,连b级都达不到。
本来就不看好,这种项目能赚多少?只要能回本,还能顺便做人情,有什么不好?
小老板痛快地答应了。
你看,无论怎么批评或反感,都改变不了华夏社会人情往来的本质。
很多事在大人物眼里根本不算什么,小老板和王硕通话不到两分钟,《士兵突击》的话题不到二十秒,其余时间都在聊闲事。
而孙祺他们为此奔波了好几个月。
到了《士兵突击》制片方会议时,议题从最初的电视剧销售会变成了股权转让会。
吴义很好地执行了老板的意图,只要能回本,其他都是次要的。
孙祺听从了俞姐姐的建议,没有全面收购,而是选择合作,给华艺保留一定份额,以后也方便相处。
最终,《士兵突击》的投资比例重新调整完毕。
总投资1100万,华艺原本投资600万,这次转让500万,保留100万股份。
孙祺投入了400万,他的投资从最初的100万增加到500万,成为最大的版权持有者。
杨帆和康宏磊各出50万,共同买下剩下的100万份额。
他们不是不想多投,而是手头资金有限。
杨帆去年刚买房,积蓄几乎用光;康宏磊则因家庭开支大,性格也相对保守。
俞姐姐出资50万,直接加到孙祺的400万中。
若没有这笔钱,孙祺也难以拿出这么多。
除了校内网的投资和股市资金未动外,他把专辑收入和最近几个月的彩铃收入凑了350万,全部投进去。
他押上了全部身家,几乎一夜之间回到原点。
文有周,武有马,得其一便能安定天下。
文周不是说过吗,年轻人就要敢闯敢拼!
俞姐姐的资金到账很快,直接打到孙祺工作室的账户,连合同都没签。
非常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