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叮”的一声,到了二楼。
孙祺摇摇头,不再胡思乱想,走出电梯。
二楼宴会厅里已经有不少人,三三两两地聊天,也有几个独自坐着。
孙祺拿了一杯饮料,正想找地方看看明星,就听见有人喊他:
“小祺,过来。”
抬头一看,是张果在叫他。
他快步走了过去。
“张伯。”
“嗯,来了。
看看,这儿的人都认识不?”说,一边向周围的人介绍:
“这是我一个侄子,还行吧?”
孙祺微笑着点头。
“当然认识。
冯导好,兵兵姐好,奶茶姐好,保强哥。”
这是《天下无贼》剧组坐的一桌人——导演冯晓刚、李兵兵、刘若莺和王宝强。
不知为何,男主角刘得华没在场。
听到张果的介绍,几人都露出热情的笑容。
“嗯,年轻人不错。”
“哟,来了个小帅哥呀。”
“你就是孙祺呀,我听过你的歌呢。”
只有王宝强咧开憨厚的笑容,真诚地说:“小祺。”
“坐吧,别拘束。”
张果拍了拍旁边的位置。
“好的,张伯。”
孙祺谦逊地点了点头,只坐了半边椅子。
“今晚有信心拿奖吗?”
“有信心,但不敢打包票,全看各位前辈认可不。”
“哈哈,有信心就好。
你还年轻,不用着急。”
“你那片子我看过,演得还行。”
“谢谢冯导。”
冯晓刚随意摆了摆手。
他不过是看在张果的面子上才这么说,否则根本不会在意孙祺是谁。
“晓刚,你可别小看我这个侄子。
那部戏的剧本都是他写的。”
冯晓刚闻言抬了抬眼,看了看孙祺,笑着说:
“哟,没想到。
不错,能写能演。”
孙祺微微点头致意。
“有机会给他安排个角色,锻炼一下。
年轻人就得多摔打才能成才。”
冯晓刚和张果立是多年好友。
今晚聚在一起只是闲聊,原本以为张果立和这年轻人只是表面关系,随便打个招呼而已。
没想到张果立对这个年轻人格外关照,几句对话里全是提携的意思。
这些年,除了自己的儿子,很少见张果立为别人这样开口。
见张果立神情真诚,冯晓刚也不由得收起随意,认真打量起孙祺。
年纪轻轻却举止得体,外表出众,演技也不错,确实有走红的潜力。
孙祺保持谦逊的态度,坦然面对冯晓刚的目光。
面对这位年长的前辈,保持尊重是理所当然的。
在孙祺看来,冯晓刚是个评价两极的人物。
作为京圈的代表人物,他早年也经历过不少艰辛。
不了解冯晓刚的人,总以为他能和王硕、叶精这些大院子弟混在一起很厉害,但谁又知道他的真实感受?那些人中,有谁真正把他当兄弟?
比如王硕,常爱开玩笑叫冯晓刚“二炮”,外人可能以为他也出身大院,可冯晓刚自己清楚得很。
他父亲其实是第二灯泡厂的工人——这是那些人对他的一种讽刺。
在普通人眼里,冯晓刚是大导演;但在那些高傲的大院子弟眼中,他什么都不是。
即便如此,冯晓刚还是陪着这些人混了好几年。
忍气吞声,装孙子,他图什么?
无非是希望他们能拉他一把,带他进这行。
那些年的隐忍,换来如今的名声。
成名之后,冯晓刚刻意远离所谓的“低俗”,不再接地气,开始追求“高大上”的艺术,想要证明自己。
导演就像厨师,很多名导都这么比喻。
冯晓刚也曾说:“有时候导演特别像厨子,有的是给人做饭,有的是给猪做饭——这两种我都做过。”
至于他说的“人”和“猪”指谁,只有他自己明白。
如今冯晓刚依旧像个家常菜厨师,做的菜未必精致,但符合大众口味。
可时间久了,他也开始不满足,想证明自己,尝试更“高级”的菜式。
有些作品观众喜欢,有些却引来骂声,甚至让人看了想掀桌。
所以,冯晓刚的转变,与他早年的经历密不可分。
孙祺脑海中闪过无数想法,但只是瞬间。
“不错,挺好的,我回去再仔细想想。”
张果立拍了拍他的肩膀,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
一旁的李兵兵用复杂的眼神看了孙祺一眼。
话题就此打住,孙祺也没在意,继续和《天下无贼》剧组坐在一起。
后来才知道,华哥今天还要随《十面埋伏》剧组走红毯,所以不乘船,由主办方直接安排前往现场。
时间临近,宴会厅里人渐渐多了起来,气氛也热闹起来。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