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华语电影界冒出一位年轻导演,年仅二十岁便跻身亿元票房导演行列,同年更在戛纳电影节夺得最佳短片金棕榈奖。
大家知道这位导演是谁吗?
欢迎今天的访谈嘉宾——孙祺。
镜头转向孙祺,他面容俊朗,带着阳光般的笑容。
“兰姐好,各位观众好。”
“孙祺,在进入正式话题前,很好奇你现在的心情如何?”
“当然是兴奋。”
“是因为觉得自己成功了吗?”
“可以这么说。
能登上兰姐的节目,本身就算一种成就吧。”
“哈哈,没想到你这么会说话。”
“我这人实在,喜欢讲真话。”
“好,我们正式开始。
最近上映的《假结婚》是你第二部自编自导自演的作品吧?”
“是的。”
“你为什么选择自编自导自演?是不是不放心把作品交给别人?”
“这么说吧,剧本是我写的,没人比我更清楚这个故事。
我对导演工作也感兴趣,就干脆自己来导。
至于表演,我出道时间不长,认识的演员不多,所以只能自己上。”
“原来是这样。
我听说这部电影评价两极分化,有影评人说影片没有新意,还质疑‘假结婚’的设定抄袭了之前的《合约情人》,认为你已经江郎才尽。
你怎么看?”
“我一般不回应。”
“你真幽默。
不想借此机会为自己解释一下吗?”
“我觉得没必要。
电影是拍给观众看的,不是给影评人看的。
让时间和票房来说话。”
“听说这部电影的拍摄过程挺不容易的?”
“确实。
当时我正在拍俞师姐的《爱有来生》,原本计划三个月完成。
没想到今年雨季提前两个月,剧组被迫停工,每天浪费十几万,一点进展都没有。
在这种情况下,我和俞师姐商量后决定利用剩下的档期拍一部新片,尽量减少损失。
于是,《假结婚》就这么出来了。”
为了筹措宣传资金,孙祺和俞非鸿频繁参加各种节目做宣传。
在资金和人脉的推动下,一直与孙祺工作室合作的京城卫视动用了他们的王牌节目——《杨兰访谈录》,并特意调整排期,为孙祺安排了一场专访。
随着宣传全面展开,电影票房走势呈现出一种异常的曲线。
有读者提到2008年宣传费用2000万偏高,现已调整为1000万。
稍后还会更新一章。
请大家投月票支持,目标不高,这个月能突破1000票就好。
感谢大家!
京城,环球影院门口。
正值周二,很多单位和学校仍保留下午休息的习惯,多数影院这一天会推出优惠票价。
随着国内经济好转,人们手头宽裕,趁休息日约朋友或恋人看电影,正变得越来越普遍。
果然,从下午开始,影院售票处前就排起了长队。
“两张《假结婚》。”
“一张《集结号》。”
“四张《假结婚》。”
“我要两张《假结婚》。”
“给我一张假……哎,差点说错了,我要《集结号》。”
“最早一场是晚上10点。”
“这么晚?看完都半夜了,明天还要上班呢。
没有更早的场次吗?我看排队的人也不算多。”
“对不起,现在影院场次都安排给《假结婚》了,《集结号》每天只放三场。”
“那之前两场的票,卖完了吗?”
“还没卖完,但已经过时了。”
买票的年轻人有些犹豫。
他是冲着国产战争片来的,要不是为了看影院效果,完全可以等网络资源。
但既然来了,也不想白来,在众人的注视下,他最终还是买了一张《假结婚》的票。
拿着票回头一看,队伍依然没有变短,他心里反而有点得意,悠闲地走进了影院。
这时,队伍后面走来一对举止亲密的情侣。
孙金和秦瑶都在京城读大三,来自四川的不同城市。
他们在一次同乡会上认识,孙金被秦瑶文静的气质吸引,经过半年的追求,终于在一起了。
然而,这却成了他噩梦的开始。
他怎么也没想到,平时文静温柔、说话轻声细语的秦瑶,一旦成为他的女朋友,竟然变成了一个“女魔头”。
整天说“劳资蜀道山”。
可他已经跳进去了,想再出来,难如登天。
寒假快到了,趁着还在学校的日子,两人决定约会,一起看电影。
“瑶瑶,我们看《集结号》吧,我听室友说那是部大片,特别。”
“打打杀杀的,会不会太血腥?”
“战争片嘛,难免的,不过拍得不错。”
“我想看《假结婚》。”
“网上都说那部电影不好,又抄袭又没逻辑。”
“但我闺蜜说,她男朋友带她看了,特别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