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门口那个系着围裙、神色平静的姑娘,又看看惊吓的儿子,心里对未婚同居的不满和疑虑,被眼前的事实冲淡了不少。
上次来的时候,这里还略微有些杂乱,现在却是完全变了模样。
这个家,因为这个姑娘,确实变好了。
他沉默地把带来的大包小裹——大多是给镜流的礼物和特产放在了墙角。
“叔叔阿姨你们坐,喝水。”
镜流端出温水,动作利落。
“哎,好,好!小柳你别忙了!”
徐蕾拉着镜流的手亲热地让她坐下。
“快跟阿姨说说,在这边住的还习惯吗?我家这个臭小子没欺负你吧?家务活是不是都推给你做了?”
镜流不着痕迹地抽回手,坐姿端正。
“挺…习惯的,阿姨。他…还好,我们家务分工,各司其职。”
回答简洁得体。
闲聊片刻后,镜流看了看挂钟,起身:“阿姨,叔叔,你们坐。我去趟菜市场,添些菜。”
“哎呀,不用不用!我们带了…”
徐蕾连忙说。
“不打紧,新鲜些好。”
镜流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解下围裙。
她看向唐七叶,眼神平静。
“你陪叔叔阿姨说话。”
那眼神里,没有丝毫慌乱或求助,只有一种“稳住后方”的淡然指令。
唐七叶接收到信号,连忙点头:“好…好!你去吧!”
镜流点点头,拿起玄关柜上的帆布袋,动作利落地换鞋出门。
门轻轻关上,留下屋里心思各异的三个人。
镜流一走,客厅的气氛瞬间微妙起来。
徐蕾立刻凑到唐七叶身边,压低声音,脸上是掩饰不住的兴奋和八卦。
“臭小子!行啊你!小柳这孩子,真是…太棒了!你看看这家里收拾的!哎呦,简直比我们那还好!人也稳重,话不多,但句句在理!你这臭小子,哪修来的福气!”
唐七叶只能干笑。
“嘿嘿…是…是挺好的…”
唐成新咳嗽了一声,打断了妻子的兴奋。
他目光沉沉地看着儿子,语气带着探究。
“儿子啊,你跟小柳…真挺好的?”
他顿了顿,意有所指地补充。
“上次来,看你俩…好象还有点生分。这次看,倒是自然多了。不过…”他话锋一转,“我看小柳这孩子,主意正,性子也清冷。你…没欺负人家吧?”
“诶呦爸唉!我哪敢啊!”
唐七叶叫屈。
“我对她好着呢!”
另外一边,菜市场里,镜流推着小车,目光精准地扫过摊位。
她神色如常,动作利落,仿佛刚才家里的突袭只是一段无关紧要的小插曲。
先是挑选海鲜——唐七叶父母都是青岛本地人,应该偏好海鲜。
随后是采购时令蔬菜以及一份品质上乘的本地烧鸡,还加了一条新鲜鲈鱼。
目标明确,砍价精准。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不到半小时,小推车已满满当当。
她甚至还有馀裕,在水果摊挑了几个品相极佳、价格适中的苹果。
提着大包小裹回到家,厨房立刻成了镜流的主场。
徐蕾想进去帮忙,被镜流客气而坚定地请了出来:“阿姨坐,很快就好。”
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掌控力。
厨房门关上。
里面很快响起锅碗瓢盆的协奏曲,节奏清淅,有条不紊。
油烟机的轰鸣声,食材下锅的“滋啦”声,锅铲碰撞的脆响…交织成一首令人安心的厨房交响乐。
唐七叶在客厅如坐针毯,一边应付着母亲兴奋的盘问——主要围绕镜流有多好,一边承受着父亲那充满探究和疑虑的沉默目光。
一个多小时后,四菜一汤上桌:清蒸鲈鱼、白灼大虾、蒜蓉粉丝蒸扇贝、清炒时蔬、海蛎豆腐汤,外加油亮的本地烧鸡。
色香味俱全,分量十足。
“哇!小柳!你这手艺!真不错呀!”
徐蕾眼睛放光,赞不绝口。
唐成新看着这桌明显花了心思、水准极高的菜肴,再看看镜流平静的脸,心中那点疑虑的阴影又悄悄浮现,这姑娘的优秀,似乎…过于全面了?
不象是这个年纪能有的沉稳。
饭桌上,徐蕾热情地给镜流夹菜,拉着她聊天,找话题。
“小柳啊,你们老家那边,现在天气怎么样?”徐蕾问。
“气候…应该与青岛这差异不大吧。”
镜流回答得谨慎,避开了具体地点。
“哦哦,那挺好。你们年轻人住一起,生活习惯磨合得怎么样啊?七叶睡觉不打呼噜吧?”
徐蕾笑呵呵地,眼神在两人之间瞟。
镜流动作微顿,平静道:“尚可,互不干扰。”
唐七叶赶紧接话:“妈!我睡觉很安静的好吧!”
“那就好那就好,”徐蕾满意地点头,又看向镜流,“小柳,你们…现在是住一个屋…还是?”这个问题她终于问出口了,带着期待和一丝紧张。
空气似乎凝滞了一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