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科幻灵异>月球计划:广寒工程> 第119章 艰难的回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9章 艰难的回归(2 / 3)

降了些。他没碰它,而是调出探险队装备清单。

“他们有长城砖粉末。”他说。

“那就让他们撒。”苏芸说,“撒一路。”

夏蝉的头盔内屏显示,下一个稳定区距离当前位置527米。按“七秒移动法”,他们需要连续八次精准推进。

“第一次,我来记方向。”王二麻子说,“光脉亮起时,所有人闭眼,记住最后看到的坐标。熄灭时睁眼,前进五十米,不能多,不能少。”

“五十米?”赵铁柱皱眉,“在这种环境下?”

“靠惯性导航不行。”夏蝉调出头盔陀螺仪数据,“每七秒一次震动,系统会漂移。”

“那就靠人。”王二麻子说,“人是最原始的计程器。”

他打开喷射装置,扣下扳机。一簇红粉喷出,在微重力中缓缓扩散,像一团不会消散的血雾。标记落点清晰可见。

“第一段,五十米,走。”

光脉亮起,四人闭眼。夏蝉死死记住前方那块凸起的岩体轮廓。七秒后,光灭,她睁眼,迈步前进。每一步都控制在12米左右,数到42步时停下。

王二麻子立刻打出第二发标记。

“方向没偏。”他说。

“第二次,换赵铁柱记。”夏蝉说,“我们轮替,防止感知疲劳。”

赵铁柱点头,闭眼。光脉亮起,他脑海里刻下岩体边缘的剪影。七秒后,睁眼,前进。

第三段,夏蝉再记。

第四段,王二麻子。

第五段,伤员突然抽搐,固定带松动。王二麻子立刻停下队伍,重新加固。他们错过了这一次移动窗口。

“等下一个。”他说。

光脉再次亮起,六秒,七秒。

灭。

赵铁柱立刻启动脉冲发射器,手指悬在触发键上。他没用自动模式,而是靠手感判断节奏。他想起林浩的习惯——钢笔敲图纸,一下,两下,三下……七下。

他用指节轻轻敲击发射器外壳,模仿那个节奏。

七次轻击。

最后一次敲下时,他按下按钮。

信号发出。

三组摩尔斯码:生命体征、坐标、伤情。

穿透干扰层,抵达基地地质信道。

林浩的主屏闪出数据包,他立刻解码。坐标更新了,比之前精确得多。伤员生命体征微弱,但仍在维持。

“他们动了。”他对苏芸说,“而且,找到了节奏。”

“不是我们教的。”苏芸看着那串信号,“是他们自己悟出来的。”

“七秒移动法。”林浩调出路径预测模型,“只要他们继续这么走,就能避开塌陷核心区。”

“前提是他们能坚持到最后一段。”苏芸说。

林浩没说话。他知道,最难的不是前五段,而是最后那一百多米。那里没有稳定区,只有持续塌陷带,像一张不断开合的嘴。

“他们得跳。”他说。

“跳过去?”

“不是物理跳跃。”林浩看着热力图,“是节奏的跳跃——打破七秒循环,用一次超前移动,冲出干扰区。”

“可一旦失准,就会被震波吞没。”

“那就只能赌一次。”林浩说,“赌他们敢不敢,在光脉还没熄灭时,提前迈步。”

夏蝉的全息投影再次失真,热力图边缘开始模糊。她知道,系统快撑不住了。

“最后一次。”她说,“再走两段,就到最后一段塌陷带。”

赵铁柱检查脉冲发射器:“还能发一次信号。”

“不发了。”王二麻子说,“留着能量,等关键时刻用。”

他看向前方。最后一段路,三百米,全是裂隙,地表像被巨兽啃过。光脉每七秒扫过一次,裂隙就扩张一次。

“我们不能按七秒走了。”他说,“得提前。”

“提前?”夏蝉皱眉,“光脉还在亮着,移动会被震波击中。”

“可如果我们等它灭,时间不够。”王二麻子说,“三百米,按五十米一段,要六次。但我们只剩四次机会。”

“那就跑。”赵铁柱说,“一次冲过去。”

“在这种地面?”

“不是跑。”王二麻子说,“是跳节奏。”

他取出最后一撮长城砖粉末,握在手里。

“下一次光脉亮起,我们不闭眼。”他说,“盯着前方,记住坐标。然后,在它还没灭的时候,提前两秒迈步。”

“两秒?”

“对。”王二麻子说,“打破循环,才能跳出循环。”

他看向三人:“敢吗?”

夏蝉深吸一口气,点头。

赵铁柱咧嘴:“早就想这么干了。”

王二麻子打开喷射装置,最后一发标记弹装入。

光脉亮起。

四人没闭眼。

他们盯着前方那片裂隙边缘的凸起岩体。

六秒。

王二麻子的手指扣在扳机上。

五秒。

夏蝉的全息投影仪屏幕闪烁,最后一行数据跳出:系统过载,即将关机。

四秒。

赵铁柱握紧脉冲发射器,准备在最后时刻发出最终坐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