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仪的底座,那里有个小凹痕,是他多年前摔出来的。现在它成了转换器的支架,歪着身子还在转。
唐薇摘下耳机,换了副新的进去。灵敏度调到最高档,她想捕捉更细微的地壳信号。耳机刚戴好,就听到一段低频脉冲。
不是震动。
是节奏。
她抬头看向阿米尔。
他也听见了。
鼓面没动,但声音是从地下传来的。像是有人在敲,又像是月壤本身在振动。
“它在打节拍。”他说。
林浩迅速调出音频分析。波形图显示,这段频率和“举折”算法的最优响应区间完全吻合。
“不是巧合。”苏芸说,“它在告诉我们什么。”
赵铁柱站起来,把手放在地球仪上。齿轮组还在转,但速度慢了些。他感觉到底部有一丝卡顿。
“别停。”他轻声说。
唐薇把新数据导入模型。她发现微震动的周期正在改变,不再是随机释放,而是呈现出某种序列。
三短,两长,一停。
接着重复。
阿米尔闭眼听着。他忽然抬起手,在鼓面上敲了一下。
声音落下,地下的节奏变了。
变成四短,一长,两停。
“它在回应。”他说。
林浩盯着屏幕。他知道这个系统已经超出了最初的设想。它不只是防御工事,也不是单纯的能量导流装置。
它在学习对话。
苏芸拿起音叉,贴在控制台上。她没有奏响,只是等着。
几秒后,音叉自己震了一下。
轻微,但清晰。
她睁开眼。
“它认得这个频率。”
赵铁柱看着地球仪的指针。它原本指向北方,现在缓缓偏移,停在一个陌生的角度。
林浩走过去,看了一眼。
那个方向,正好是佛光寺大殿主梁的朝向。
唐薇按下录音键。
阿米尔的手悬在鼓面上。
苏芸握紧了音叉。
赵铁柱的手还放在地球仪上。
指针不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