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姨妈达成想法走后,宝钗又来到宝琴处,先是称赞了一番凌帆,而后又言自己苦处。
“一入宫中深似海,王爷虽好,但却风流,又因为多才众多女子倾慕于他。”
“我等出身商贾,祖上虽有功名,却也是飘落浮萍,此次你父母之事可见一斑。”
“王爷姿色你也见过,更不谈文武双全,此番我也考量许多,虽说也有为自己筹谋,但也觉王爷是个良配。”
“我等门户出生,虽可低嫁为妻,却要一辈子劳苦,不管是为家还是为己,此都是良言。”
薛宝琴羞涩低下头,鼓起勇气道:“我对王爷也是一见钟情,此事依姐姐做主好了。”
薛宝钗轻轻抱了下薛宝琴,欣慰的说道:“那我等以后姐妹齐心。”
虽没说的明朗,却已有了结盟之意。
薛宝琴本就聪明灵俐,知高门大户龌龊,真嫁给了凌帆,确实要抱团取暖,轻轻点头回应:“恩!”
凌帆还不知道薛家所作,此时正在宁国府温柔乡中。
秦可卿和尤氏多有抱怨,凌帆多去荣国府,有了王熙凤忘了她俩旧人。
凌帆一脸冤枉,主要是荣国府聚集了大部分十二金钗,而且常有好玩事发生,凌帆才常去看热闹。
凌帆一说,两人也觉有趣,自从凌帆收服贾珍、贾蓉两父子,送了二人逍遥楼会员卡,此二人就少有回府。
宁国府少了这父子折腾,清静了不少,确实没有大观园热闹。
秦可卿好似想到了什么,期期艾艾旖旎许久,等凌帆放松下来,才道:“帆哥哥,你还记得我那弟弟!”
凌帆就知秦可卿有事相求,不然平时可不这么主动,秦可卿长的娇艳,却是个保守性子,平日里更是随波逐流。
“难不成又闯了什么祸,上次和那尼姑私会,我救了他一命,你父气了个半死,也是被我救回。”
秦可卿美目横了一眼凌帆,在他唇角亲了几口,“好哥哥恩情奴家永世难报,不过此事却还是……”
“但说无妨!”凌帆看出她的纠结,摆摆手道。
对于秦可卿的便宜父亲和弟弟,凌帆不觉二人能搞出什么大事,再说再大的事情在他手中也是小事。
“还是我那弟弟,上次那事以后,再也无颜去贾府私塾读书,我看他近日游手好闲,那智能儿虽娶回家中为妾,却也管不了他。”
“我想求哥哥给他安排个差事,或是弄进正经学院,安心调教几年!”
“他才年方十六,差事就算了,惹了事也是个麻烦,我安排他进国子监读书吧!”
尤氏在一旁听的一脸震惊,国子监就这么轻松的安排,不愧是王爷。
秦可卿并不意外,自己的情郎可是隐太子,一个国子监的名额,对他而言轻而易举。
荣国府。
众人齐聚在潇湘馆。
窗外寒梅怒放,室内炉火融融。
大家正围着讨论近日的诗作,气氛十分热烈。
薛宝琴坐在宝钗身旁,见大家兴致正浓,便嫣然一笑,说道:“我从小跟着父亲走南闯北,也学了些皮毛。
曾仿照古人遗迹,胡乱作了十首怀古绝句,本不值一提。
既然今日大家雅兴这么高,不如拿出来,就当是抛砖引玉,请各位姐姐、哥哥品鉴一二?”
众人一听,都十分好奇。
凌帆依靠在床沿,挨着林黛玉坐着:“快拿来看看!却要见见宝琴妹妹的才华。”
宝琴听他叫的亲密,俏脸微红,微笑着从袖中取出一张素笺。
上面用工整的小楷,写着十首诗。
众人轮流传看,只见诗题依次是:《赤壁怀古》、《交趾怀古》、《钟山怀古》、
《淮阴怀古》、《广陵怀古》、《桃叶渡怀古》、《青冢怀古》、《马嵬怀古》、
《蒲东寺怀古》、《梅花观怀古》。
诗中所咏,皆是历史上的着名人物或事件。
如赤壁之战的豪情、王昭君出塞的幽怨、杨贵妃马嵬坡之死的悲凉,
皆在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大家读了诗,都赞不绝口。
宝钗捧着诗笺,细细品味了半天,点头赞道:“妹妹这诗,格调高古,立意新奇,用词也十分讲究。
真是把昭君的哀怨写活了。”
黛玉也轻声叹道:“确实好,诗中有画,情中有景。
寥寥几笔,就道出了千古的遗撼。
可见妹妹不仅见多识广,心思也极为细腻。”
连一向不太轻易称赞别人的探春,也对宝琴刮目相看,说她”才思敏捷,不输前人”。
宝琴露出浅笑道:“这十首诗其实都暗藏谜底,是灯谜的一种。”
大家猜了前面几首,都觉得十分巧妙。
但轮到最后两首《蒲东寺怀古》和《梅花观怀古》时,气氛却微妙起来。
这两首诗分别咏的是《西厢记》里的普救寺和《牡丹亭》里的梅花观。
宝钗看了,眉头微蹙,笑着说:“这后两首的谜底,倒有些难猜了。
况且,这些杂书里的故事,我们女孩子家还是少提为妙,免得被人说不务正业。”
她这话一出,屋里的气氛顿时有些尴尬。
黛玉却不认同,她轻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