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的动作很轻,生怕碰疼孩子,艾火的光晕在孩子的小肚皮上跳动,像颗小小的太阳。
孩子渐渐不哭了,眼睛半睁着,好奇地看着跳动的艾火。女人松了口气,小声对男人说:“你看孩子不闹了,说不定真有用。” 男人没说话,却悄悄把手里的医院单子收了起来。
半小时后,林墨取下姜片,孩子的肚子已经不那么鼓了。他又从药柜里取出些炒麦芽和山楂,磨成粉递给女人:“用温水冲给孩子喝,能健脾消食。明天再来灸一次,应该就能好。”
女人千恩万谢地抱着孩子离开,男人走前对林墨说了句 “谢谢”,声音虽然不高,却透着真诚。王阿婆笑着说:“你看,还是有年轻人信的,只要能治好病,大家就会认。”
赵铁山收拾着灸盘,突然说:“下周社区有义诊,你要不要去试试?正好推广节气灸,让更多人知道老祖宗的法子。” 他拿出张宣传单,“社区主任昨天来找我,说现在年轻人亚健康的多,想请中医去给大家看看。”
林墨眼前一亮。他早就想把艾灸知识分享出去,只是没找到合适的机会。“好啊!我们可以准备些节气灸的宣传册,再教大家简单的穴位按摩。” 他看向陈小雨,“小雨可以负责线上宣传,拍点节气灸的小视频,让更多年轻人知道。”
陈小雨兴奋地拍手:“我会剪视频!还会做海报!明天我就把夏至灸的注意事项做成图文,发在社区群里。”
午后的阳光越来越烈,林墨和陈小雨开始准备义诊的物料。陈小雨趴在桌上画宣传册,把穴位图画成卡通的样子,旁边配着顺口溜:“夏至灸关元,阳气补得满;足三里常灸,脾胃不用愁”。林墨则整理祖父的节气灸医案,把不同节气对应的穴位和灸法整理成表格,方便大家查看。
赵铁山坐在藤椅上,喝着王阿婆送的绿豆汤,说起以前的义诊:“你爷爷年轻时,每年节气都去乡下义诊,背着药箱走几十里路,艾条烧完了就用艾草叶子代替。” 老人的眼神有些悠远,“他说医者不能只在馆里等病人,得主动去找需要的人,就像艾草要长在向阳的地方,才能给人暖。”
林墨停下手里的笔,心里突然有了个想法。“赵爷爷,我们可以做个‘节气灸流动服务车’。” 他说,“每周去不同的社区,教大家做节气灸,给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服务。”
陈小雨抬起头,眼里满是期待:“我可以当向导!我知道哪些社区有很多老人,哪些年轻人多。”
赵铁山笑着点头:“好主意!你爷爷要是知道,肯定高兴。他总说,艾灸不是藏在馆里的宝贝,是要给大家用的。”
傍晚时分,王阿婆又回来了,这次手里拎着个布包,里面是件新做的粗布褂子。“小林医生,我给你做的,灸的时候穿能防烫。” 她把褂子递过来,“你爷爷以前也有件这样的,布料厚实,艾灰掉在上面也不怕烧。”
林墨接过褂子,指尖触到细密的针脚,心里暖暖的。他想起祖父医案扉页的那句话:“医道不是一个人的路,是一群人的灯”。此刻,这盏灯正在青藤巷里,被越来越多的人点亮。
关门前,林墨点燃了一根节气灸艾条,插在祖父的铜灸盘里。艾烟袅袅升起,漫过墙上的穴位图,漫过满室的药香。他看着灸盘上 “夏至” 的刻度,突然明白,节气灸不仅是一种技法,更是中国人对天地规律的敬畏,对生命的呵护。
陈小雨收拾书包准备回家时,突然说:“林医生,明天我带相机来,把我们准备义诊的样子拍下来,发在网上,说不定能吸引更多人来学节气灸。”
林墨点点头,看着女孩蹦蹦跳跳的背影,心里充满了期待。他知道,下周的义诊会是新的开始,而这一切,都从那缕跟着节气跳动的艾火开始,慢慢朝着更远的地方蔓延。
夜色漫进青藤巷时,百草堂的窗还亮着灯。林墨坐在祖父的书桌前,在医案上写下今天的诊疗记录,又在旁边画了个小小的节气灸盘。他想起王阿婆温暖的笑容,想起那个婴儿渐渐安稳的睡颜,突然觉得,自己接手百草堂,不是偶然,而是命运的馈赠 —— 让他有机会,把祖父的艾火,继续传下去。
第二天一早,陈小雨果然带着相机来了。女孩穿着件印着艾草图案的 t 恤,兴奋地给林墨看她做的宣传视频:“我加了字幕,还配了爷爷留下的古琴曲,大家肯定喜欢!”
林墨看着视频里跳动的艾火,听着熟悉的琴声,突然想起祖父说过的 “艾火燎原”。他知道,这缕小小的艾火,终有一天会照亮更多的地方,因为它不仅带着医者的匠心,更带着中国人对传统的坚守,对生命的热爱。
就在两人沉浸在对未来的憧憬中时,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打破了宁静。林墨接起电话,脸色瞬间变得凝重。电话是市卫生局打来的,对方告知他,有患者家属举报,称在他这里做完节气灸后身体出现了严重不适,要求立即停止营业并接受调查。
陈小雨看着林墨苍白的脸色,焦急地问道:“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林墨攥紧手机,声音低沉地复述了电话内容。陈小雨的眼睛瞪得大大的,“这不可能!我们的操作都是严格按照规范来的,怎么会出问题?”
尽管内心充满疑惑和不甘,林墨还是不得不暂时关闭医馆,配合调查。调查人员进驻后,对医馆的药材、器具、诊疗记录进行了全面检查,却始终没有发现任何违规操作的证据。而那位声称身体不适的患者,却始终避而不见,连具体症状都描述得含糊其辞。
在等待调查结果的日子里,林墨和陈小雨没有闲着。他们开始四处打听,试图找出这次举报背后的真相。经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