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艾火燎原:我的中医传承笔记> 第6章 社区义诊里的信任与质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章 社区义诊里的信任与质疑(4 / 6)

晒干的艾叶,回去用这个煮水泡澡,孩子睡得香。

走出百草堂时,阳光已经铺满青石板路。豆豆趴在王芳肩头,小手指着天上的云朵咿呀学语。王芳摸了摸儿子的后脑勺,红肿处的温度明显降了下来。手机在包里震动,陈小雨发来视频片段:跳动的艾火与孩子纯真的笑脸交织,背景音是林墨温和的讲解:小儿艾灸讲究

街角奶茶店飘来甜香,王芳鬼使神差地走进去。点单时,身后传来熟悉的对话:我家孩子积食发烧,就是百草堂治好的! 真的吗?明天义诊还有号吗? 她低头看着怀里正对着吸管吹气的豆豆,忽然觉得鼻腔发酸 —— 原来在现代医学之外,还有这样温柔的治愈方式。

夕阳把母子俩的影子拉得很长,王芳掏出手机,在育儿群里打下一行字:姐妹们,我找到比退烧药更温暖的东西了 发送键按下的瞬间,豆豆突然指着天空大喊:火火! 王芳顺着他的手指望去,漫天晚霞里,最后一缕阳光正像极了跳动的艾火。

“您平时可以给孩子捏捏脊,从尾椎捏到脖子,每天五分钟,比吃药还管用。” 林墨一边施灸一边说,“再煮点山药粥给孩子喝,健脾养胃,抵抗力自然就上来了。” 妈妈认真地记着,还拿出手机把穴位位置拍下来。

义诊进行到一半时,人群突然分开一条路。一个穿着白大褂的男人走过来,胸前别着 “市第一医院康复科” 的工作牌,正是马明哲。他身后跟着两个穿西装的人,手里拿着相机,看起来像是记者。

“林医生,听说你在搞艾灸义诊?” 马明哲的语气带着点嘲讽,“我倒要看看,这‘伪科学’能治什么病。” 他转头对记者说,“你们可得好好拍拍,让大家看看某些人是怎么误导群众的。”

人群里立刻安静下来,王阿婆忍不住反驳:“马主任,话可不能这么说!小林医生治好我的病是事实,怎么能叫误导群众?”

“老人家,医学是讲数据的。” 马明哲推了推眼镜,“艾灸没有临床实验证明有效,所谓的‘疗效’不过是心理作用。我母亲之前面瘫,就是被这些‘民间疗法’耽误了,最后还是靠西医的激素治疗才好转。”

林墨用实例反驳马明哲后,后续情节可围绕两人矛盾升级、隐藏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展开。通过新人物登场、关键线索出现,以及人物间复杂的情感纠葛,为故事埋下多重伏笔。

林墨皱了皱眉,他记得赵铁山说过,马明哲的母亲后来是靠隔姜灸才彻底治好面瘫,只是马明哲一直不愿承认。“马主任,艾灸的疗效不是靠嘴说的,是靠患者的感受。” 他指着正在接受治疗的老爷子,“这位爷爷刚才还说膝盖疼得走不了路,现在已经能自己活动了,这难道也是心理作用?”

马明哲的脸瞬间涨成猪肝色,诊室里此起彼伏的艾烟仿佛都凝成了实质,压得在场众人喘不过气。他突然抓起桌上的病历本狠狠摔在地上,纸张纷飞间,泛黄的照片从夹层里滑落 —— 那是张二十年前的合影,穿白大褂的赵铁山抱着五岁的马明哲,身后牌匾上 “悬壶堂” 三个鎏金大字熠熠生辉。

“赵铁山没告诉你吗?” 马明哲的声音像淬了冰,“当年我妈面瘫根本不是隔姜灸治好的!他用的是禁方‘九转回阳灸’,灸完不到三个月就肝癌去世了!” 他突然冲向治疗床,扯下老爷子身上的艾绒,“这些烟雾里混着朱砂、雄黄,长期吸入就是在慢性自杀!”

老爷子的儿子突然从人群里冲出来,攥住马明哲的手腕:“马主任!我爸昨晚疼得整夜没睡,现在能走了就是铁证!” 诊室瞬间陷入混战,药柜上的铜制艾灸盒被撞翻,滚烫的艾灰溅在白大褂上,腾起股焦糊味。

林墨弯腰捡起照片时,发现背面用钢笔写着 “悬壶堂最后一炉药”。他突然想起三天前在赵铁山书房看到的泛黄日记,其中夹着的药方末尾赫然写着 “含砒霜三分”。正思忖间,诊室的玻璃门 “哗啦” 碎裂,五个穿制服的人举着搜查令闯进来:“我们接到举报,有人非法行医致人中毒!”

混乱中,林墨瞥见马明哲袖口露出的半枚胎记 —— 和赵铁山珍藏的婴儿脚印拓片形状一模一样。更诡异的是,当搜查人员打开急救箱,本该装着银针的锦盒里,躺着块刻着 “九转回阳” 的青玉牌,牌角还沾着暗红血迹。

“林医生,快带患者从后门走!” 护士小王突然拉住他,“马主任今早接到匿名电话,说有人要搞垮义诊!” 两人刚跑到消防通道,就听见诊室里传来重物倒地的闷响。林墨回头望去,只见马明哲被按在地上,而搜查队长胸前的工牌上,“禁毒支队” 四个大字刺得他眼睛生疼。

三天后,林墨在赵铁山的追悼会上见到了失踪的马明哲。他穿着黑色中山装,胸前别着 “悬壶堂” 的旧徽章,手里攥着本烧焦的笔记本。“当年我妈不是死于艾灸,” 他把本子推过来,内页残留的字迹显示,赵铁山在研究用艾草吸附重金属,“有人在药材里掺了工业废料,而这批货的经手人” 话没说完,窗外突然飞来块石头,砸碎玻璃的瞬间,林墨看清石头上绑着张字条:“再查下去,下一个就是你。”

深夜,林墨在解剖室为赵铁山做病理解剖。当手术刀划开胸腔的刹那,他愣住了 —— 老人的肺叶布满暗紫色结节,形状竟与义诊时用的艾绒完全吻合。更可怕的是,在胃溶物里检测出的不是朱砂雄黄,而是一种从未见过的化学毒素。解剖台上方的监控突然闪烁,屏幕里出现张戴着口罩的脸,那双眼睛,和马明哲母亲遗照上的如出一辙。

随着调查深入,林墨发现赵铁山书房的暗格里藏着二十年前的环评报告,显示城郊废弃的化工厂,和如今义诊药材的产地重合。而马明哲办公室的保险柜里,锁着份亲子鉴定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