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充满喜悦。林墨知道,这只是开始。回到艾草园后,他将对寒潭奇艾进行深入研究,希望能将其药效发挥到极致,造福更多患者。
这次终南山之行,不仅是一次寻找奇药的冒险,更是一次对中医文化的深刻探索。林墨和苏清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中医事业的热爱与坚持,也为传承和发展中医文化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们相信,在这条道路上,还有更多的未知等待着他们去发现,更多的奇迹等待着他们去创造。
陈小雨抱着刚整理好的 “节气灸礼包” 走进来,听见两人的对话,立刻凑上前:“林哥!我们去找寒潭奇艾吧!之前在玄艾星都能找到邪脉起源,终南山肯定难不倒我们!” 她晃了晃手里的礼包,里面装着按节气分装的艾条和穴位图,“而且下周就是冬至,正好符合纸条上的‘遇冬至雪水’,说不定还能在那里发现新的节气灸技法呢!”
林墨看着纸条上祖父的字迹,又想起艾草园重建时街坊们的支持,心里渐渐有了决定:“好,我们去终南山。不过这次要做好万全准备,赵叔年纪大了,留在百草堂主持联盟培训;马明哲帮我们联系终南山当地的向导,再准备些抗寒和防瘴气的药品;小雨负责整理节气灸资料,我们或许能在寒潭边验证‘冬至灸关元’的古法;清瑶和我一起出发,你懂草药鉴别,能帮我确认奇艾的真伪。”
接下来的三天,众人紧锣密鼓地准备。马明哲通过医院的合作渠道,联系到终南山深处的护林员老周 —— 老周世代住在终南山脚下,年轻时曾误入过阴谷,对路线还算熟悉。他还采购了专业的抗寒服、防毒面罩和急救药品,甚至带上了便携式艾灸仪,以防途中有人受寒。
陈小雨则把 “冬至节气灸” 的资料整理成小册子,里面详细记录了祖父医案中 “冬至灸关元、气海穴可补阳气” 的记载,还附上了自己画的穴位示意图和艾灸时间对照表:“林哥,我把这个发给联盟的学员了,他们都说等我们回来分享寒潭奇艾的故事呢!”
出发前一天,赵铁山特意把林墨叫到身边,递给他一个牛皮袋:“这里面是我年轻时在终南山采的艾草,虽然不是奇艾,但也能驱寒。还有这个 ——” 他拿出一个铜制的艾灸盒,上面刻着复杂的纹路,“这是你爷爷当年送给我的‘温阳盒’,用它灸关元穴,能让热力更持久,你们在寒潭边用得上。”
林墨接过牛皮袋,指尖传来铜盒的重量,心里满是温暖:“赵叔,谢谢您。我们一定会小心,带奇艾回来,让更多人受益。”
冬至前一天清晨,林墨、苏清瑶和向导老周在终南山脚下汇合。老周穿着厚重的棉袄,手里拿着一把砍柴刀,腰间挂着装满草药的布包:“小林大夫,阴谷这条路不好走,我们得赶在中午瘴气最淡的时候进山,傍晚前必须到达寒潭附近的山洞,不然晚上积雪会封路。”
三人沿着山间小径往里走,越往里走,气温越低,路边的积雪没过了脚踝,踩上去发出 “咯吱咯吱” 的声响。老周一边走,一边用砍柴刀清理路边的荆棘:“前面就是瘴气区了,你们把防毒面罩戴好,别深呼吸,我带了‘避瘴草’,挂在身上能管用。”
苏清瑶从背包里拿出检测仪,屏幕上显示空气中的瘴气浓度逐渐升高:“老周,您说的避瘴草,是不是这种?” 她指着路边一种开着白色小花的植物,“这是‘白薇’,中医里能清热凉血,没想到还能防瘴气。” 老周惊讶地看着她:“姑娘懂草药啊!就是这个,我们山里人都叫它‘避瘴草’,关键时刻能救命。”
走了大约四个小时,前方突然出现一片雾气缭绕的山谷 —— 阴谷到了。谷内的雾气呈淡绿色,带着一股刺鼻的气味,即使戴着防毒面罩,也能隐约闻到。老周指着雾气深处:“寒潭就在里面,我们得沿着左边的石壁走,那里有之前猎人留下的标记,千万别走散了。”
林墨握紧手里的温阳盒,跟着老周的脚步往里走。雾气越来越浓,能见度不足五米,耳边只能听见自己的脚步声和远处的水流声。苏清瑶紧紧跟在林墨身边,手里拿着草药图谱,时不时停下来观察路边的植物:“这里的艾草和外面不一样,叶子更宽,边缘有锯齿,说不定就是奇艾的近缘品种。”
又走了半个多小时,雾气突然散开,一处泛着寒光的潭水出现在眼前 —— 寒潭到了。潭水呈深绿色,水面上漂浮着薄薄的冰层,岸边的岩石上覆盖着积雪,几株墨绿色的艾草从雪缝中钻出来,叶片上还挂着未融化的雪粒,正是纸条上所说的 “寒潭奇艾”。
“就是它!” 林墨激动地走上前,小心翼翼地摘下一片叶子,凑近闻了闻,一股清凉中带着温热的气息扑面而来,与普通艾草的香气截然不同。苏清瑶立刻拿出检测仪,对叶片进行检测:“艾精油含量是普通陈艾的五倍,尤其是‘桉叶素’和‘侧柏酮’的含量极高,这两种成分能增强免疫力,对顽固性寒症肯定有奇效!”
老周蹲在潭边,用随身携带的水壶舀起一些雪水:“今天正好下了初雪,雪水融在潭里,你们说的‘遇冬至雪水’,应该就是指这个。” 林墨想起祖父纸条上的记载,立刻拿出温阳盒和艾条,在潭边找了块背风的岩石,点燃艾条放进盒里,对准自己的关元穴开始艾灸。
温热的感觉从铜盒里缓缓渗透进皮肤,顺着经络蔓延到全身,驱散了一路的寒气。他闭上眼睛,仔细感受着艾火的力量,突然想起祖父医案中 “冬至一阳生,艾灸可助阳气升发” 的记载 —— 寒潭边的低温,反而让艾灸的温热效果更加明显,仿佛能唤醒体内沉睡的阳气。
苏清瑶也学着林墨的样子,用温阳盒灸气海穴:“太神奇了!平时在百草堂灸,只是觉得温暖,在这里灸,能清楚感觉到热力顺着气血流动,就像祖父说的‘火到气到’。” 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