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大褂、戴着金丝眼镜的年轻女性。她走进百草堂,目光扫过墙上的锦旗和案头的药材,眼神中带着一丝审视。“请问,这里是林墨大夫的百草堂吗?”她开口问道,声音清脆而专业。
林墨抬头望去,只见这位女性气质干练,胸前挂着“中医药大学”的校徽。他心中一动,难道是同行?“我就是林墨,请问你是?”
“我叫苏清瑶,是中医药大学针灸专业的研究生。”苏清瑶伸出手,与林墨握了握,“我听导师说,老城区有一位‘野路子’中医,用艾灸治好了很多疑难杂症,所以特地来拜访一下。”
“野路子”三个字让林墨的脸色微微一沉,但他还是礼貌地说:“苏小姐过奖了,我只是跟着赵叔学点皮毛,谈不上什么疑难杂症。”
赵铁山在一旁看出了端倪,笑着打圆场:“清瑶同学,林墨虽然没有科班背景,但悟性很高,也很努力,治好了不少患者,是个可塑之才。”
苏清瑶笑了笑,目光落在案头的穴位铜人上:“林大夫,既然你医术不错,那我想请教几个穴位问题,不知道你能否解答?”
林墨心中明白,这是苏清瑶在考校他。他点点头:“苏小姐请讲,我知无不言。”
“请问,‘鬼哭穴’的位置在哪里?有什么功效?”苏清瑶问道,眼神中带着一丝挑战。
林墨愣住了,他从未听过“鬼哭穴”这个穴位。他转头看向赵铁山,发现老中医也摇了摇头,显然也不熟悉这个穴位。
苏清瑶看到林墨的反应,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看来林大夫对生僻穴位不太熟悉。那我再问一个,‘八风穴’的配伍禁忌是什么?”
林墨再次愣住,他知道八风穴的位置,却不知道它的配伍禁忌。他的脸瞬间涨得通红,尴尬地站在那里,说不出话来。
苏清瑶收起笑容,语气带着一丝轻视:“林大夫,中医讲究‘辨证论治,穴位精准’,连基本的穴位知识都掌握不全面,怎么能给患者治病呢?我看,你这‘野路子’的名声,恐怕名不副实。”
林墨的心中涌起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他看着苏清瑶:“苏小姐,穴位知识固然重要,但中医的核心是治病救人。我虽然不懂什么生僻穴位,但我能根据患者的症状辨证施治,缓解他们的痛苦。”
“空口无凭。”苏清瑶不以为然,“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所谓的‘辨证施治’不过是碰运气罢了。”
就在这时,一位中年妇女抱着一个孩子冲进百草堂,脸上满是焦急:“林大夫,快救救我的孩子!他突然肚子疼得厉害,哭个不停!”
林墨顾不上与苏清瑶争论,立刻迎了上去。孩子大约三岁左右,蜷缩在母亲怀里,脸色苍白,双手捂着肚子,哭得撕心裂肺。
林墨蹲下身子,轻轻抚摸孩子的肚子,感受到腹部紧绷,孩子疼得浑身发抖。他又看了看孩子的舌苔,淡白而滑腻,脉象沉迟。“孩子是受凉导致的胃痉挛。”林墨判断道,“赵叔,麻烦你拿艾条来,我灸至阳穴。”
赵铁山立刻取来艾条,点燃后递给林墨。林墨接过艾条,对准孩子背部的至阳穴,用温和灸的手法施灸。他的动作轻柔而稳定,艾条距离皮肤恰到好处,既保证了热力,又不会灼伤皮肤。
苏清瑶站在一旁,眉头微皱,心中充满了质疑。至阳穴虽然能治胃痛,但孩子这么小,皮肤娇嫩,艾灸的热力会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而且,胃痉挛在西医看来是平滑肌痉挛,用艾灸治疗缺乏科学依据。
然而,没过多久,孩子的哭声渐渐小了下来,脸色也慢慢恢复了红润。又过了十分钟,孩子竟然破涕为笑,伸手去抓林墨手里的艾条。“妈妈,不疼了,我要那个冒烟的东西。”
孩子的母亲喜极而泣,紧紧抱着孩子:“林大夫,太感谢你了!你真是神医!刚才孩子疼得厉害,我都快吓死了。”
林墨收起艾条,笑着说:“不用谢,孩子只是受凉了,以后注意保暖,别让他吃生冷的东西就行。”
苏清瑶看着这一幕,心中充满了惊讶。她没想到,林墨竟然真的用艾灸缓解了孩子的疼痛,而且手法如此娴熟。她之前对林墨的轻视,瞬间被打脸。
“苏小姐,”林墨看着苏清瑶,语气平静地说,“我承认,我在理论知识上不如你,很多生僻穴位我也不懂。但中医是实践的科学,最终的目的是治病救人。只要能缓解患者的痛苦,就算我是‘野路子’,又有什么关系呢?”
苏清瑶的脸微微一红,心中对林墨的印象发生了改变。她看着林墨,真诚地说:“林大夫,对不起,我之前对你的评价太片面了。你的医术确实很厉害,我佩服你。”
赵铁山笑着说:“清瑶同学,中医的传承有很多种方式,科班出身固然重要,但民间也有很多身怀绝技的高手。林墨虽然没有上过中医药大学,但他有悟性、有爱心、肯努力,将来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医。”
苏清瑶点点头:“赵爷爷说得对。林大夫,我希望以后能多向你学习艾灸的技法,也希望能和你一起探讨中医理论。”
林墨笑着说:“欢迎苏小姐随时来交流,我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百草堂里,温暖而明亮。林墨看着苏清瑶真诚的眼神,心中明白,这是他中医传承之路的又一个新起点。他知道,未来的日子里,他不仅要继续学习中医理论,提升自己的医术,还要与更多的同行交流合作,让中医的智慧发扬光大。
而苏清瑶看着林墨沉稳的身影,心中也涌起一股新的感悟。她意识到,中医的魅力不仅在于高深的理论,更在于实践中的灵活运用和那份治病救人的初心。她决定,以后要多走出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