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艾火燎原:我的中医传承笔记> 第123章 赵铁山点拨“阿是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3章 赵铁山点拨“阿是穴”(2 / 3)

”“我要预约!我也要治带状疱疹后遗症!”

林墨没顾上看直播,他正在给老周按压周边的经络,确认瘀毒是否散开。“还有点硬结,不过问题不大。”他说,“外洗方继续用,我再给你调整一下,加一味伸筋草,通络的效果更好。”他拿起笔,在药方上添了“伸筋草15g”,又叮嘱,“灸完后别吹风,别吃辛辣的,多喝水,帮助排毒。”

老周接过新药方,激动得眼眶都红了:“林大夫,赵叔,苏大夫,真是太谢谢你们了!这半年来,我跑了多少医院,吃了多少药,都没这么明显的效果。你们真是我的救命恩人!”他说着就要起身鞠躬,被林墨连忙拦住。

“不用客气,治病救人是我们该做的。”林墨笑着说,“你下周三再来复诊,咱们巩固两次,应该就能彻底康复了。”

送走老周,陈小雨兴奋地跳起来:“林哥,太牛了!直播在线人数破万了,好多人预约梅花灸,还有人问能不能开线上课程!”她把手机递给林墨,屏幕上的预约信息已经排到了下周。

苏清瑶也笑着说:“赵叔的点拨太关键了,之前我还纠结于古籍里的固定配伍,现在才明白梅花灸的精髓在于‘辨证取穴’。我已经把今天的操作过程整理成笔记,准备发表在中医期刊上,让更多人知道这个技法。”

赵铁山喝着艾草茶,看着眼前的年轻人,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你们年轻人脑子活,学东西快。林墨,你记住,中医的技法不是死的,是活的,要跟着患者的病情变,跟着自己的感悟变。你祖父当年就是因为能灵活变通,才能治好那么多疑难杂症。”

林墨点点头,心里充满了感悟。之前他总想着从医案里找标准答案,却忘了祖父反复强调的“治疾先治心,辨证先辨人”。赵铁山的点拨,不仅让他掌握了梅花灸的实操关键,更让他领悟到中医传承的核心——不是照搬技法,而是理解背后的医理,然后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赵叔,我想把梅花灸的操作规范整理出来,加上阿是穴的定位方法和注意事项,做成科普手册。”林墨说,“很多带状疱疹后遗症患者都在受苦,要是能让更多人了解这个技法,也能帮到更多人。”

“这个主意好。”赵铁山赞同道,“中医的传承不是藏着掖着,是要让好技法惠及更多人。你祖父要是看到你这么做,肯定会很高兴。”

苏清瑶立刻响应:“我来帮忙整理学术部分,结合现代医学的研究,解释梅花灸的止痛原理,这样更有说服力。”

陈小雨也举手:“我负责排版和传播,做成图文并茂的手册,再拍个教学短视频,保证大家一看就懂!”

三人说干就干,林墨负责撰写操作步骤,从阿是穴的定位、梅花点的选取,到艾炷的大小、施灸的次数,都写得详细具体;苏清瑶补充学术依据,引用《针灸大成》《黄帝内经》的相关记载,再加上现代研究中“艾灸促进内啡肽分泌”的机制;陈小雨则用生动的语言把专业内容通俗化,还配上手绘的梅花灸定位图。

正午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八仙桌上的手稿上,艾香混合着墨香,弥漫在整个百草堂。林墨写着写着,忽然想起祖父医案里的一句话:“医者,仁心为先,技法为器,辨证为魂。”他忽然明白,自己之前执着于技法的对错,却忽略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本质——阿是穴的精髓,不就是“以人为本”吗?

就在这时,林墨的手机响了,是个陌生号码,接通后,里面传来马明哲的声音,带着几分试探:“林墨,听说你用梅花灸治好了带状疱疹后遗痛?”

林墨愣了一下,没想到消息传得这么快:“是,患者恢复得不错,已经能正常生活了。”

“哦?”马明哲的声音里带着怀疑,“这种病的复发率很高,你确定是真的有效,不是暂时缓解?有没有详细的临床数据?”

“我记录了患者的疼痛评分、活动能力变化,还有治疗前后的对比,都是实打实的数据。”林墨语气平静,“如果你感兴趣,我可以把病例分享给你,不过我想,实践才是检验疗效的最好标准。”

马明哲沉默了几秒,说了句“我知道了”就挂了电话。林墨放下手机,心里清楚,马明哲一直对中医有偏见,这次梅花灸的成功,必然会引起他的关注,甚至可能引发新的质疑,但他并不担心——只要疗效是真实的,只要能帮到患者,就不怕任何质疑。

下午,百草堂的预约电话被打爆了,不仅有本地的患者,还有周边城市的,甚至有人愿意开车三四个小时过来。陈小雨忙得不可开交,一边记录预约信息,一边更新短视频,标题直接用“赵铁山点拨阿是穴,梅花灸治好了半年神经痛!”,不到一小时,点赞就破了三万。

苏清瑶帮着林墨整理病例,把老周的治疗过程、外洗方、梅花灸操作细节都记录下来,准备投稿给《中医临床杂志》。“咱们不仅要治好患者,还要把这个技法推广出去,让更多中医同行了解梅花灸,帮助更多人。”苏清瑶说,眼里带着对中医传承的热忱。

林墨看着桌上厚厚的预约名单,又看了看墙上祖父的照片,心里充满了力量。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梅花灸的成功,不仅是一次技法的突破,更是他中医之路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赵铁山的点拨,让他真正领悟了“辨证施治”的真谛,也让他更加坚定了传承祖父医术、弘扬中医文化的信念。

傍晚时分,夕阳把百草堂的影子拉得很长,艾香在空气中久久不散。林墨、苏清瑶、赵铁山、陈小雨围坐在八仙桌旁,看着整理好的梅花灸科普手册,脸上都露出了笑容。手册上,阿是穴的定位方法、梅花灸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一目了然,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