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深,百草堂的灯光却格外明亮。林墨和苏清瑶并肩坐在诊桌前,一边整理着“新陈艾配比”的研究笔记,一边标注着要补充到医案库的内容。桌上的热力检测仪屏幕还亮着,两条交错的曲线,像极了他们此刻的状态——一条承续古法,一条立足现代,最终在“治愈患者”的终点交汇。
赵铁山端来一盘刚蒸好的艾草糕,笑着说:“研究再晚也得垫垫肚子。明早张明会送一批新鲜山艾来,正好试试你们的配比方子。”
林墨拿起一块艾草糕,入口是淡淡的艾香和甜味。他看向苏清瑶,对方也正好抬头,两人相视一笑,之前因理念不同产生的隔阂彻底消散。他知道,这场关于“艾草新旧配伍”的研究,不仅解密了祖父医案的晦涩记载,更让他找到了与苏清瑶并肩前行的默契。
窗外,月光洒在晾晒的艾草上,泛着银辉。林墨轻轻摩挲着祖父的医案,心里充满了坚定。未来,他要和苏清瑶一起,把这些古老的智慧用现代的语言解读,让中医的艾火,在传承与创新中,温暖更多人。而这本医案,也将在两人的共同补充下,成为连接古今的珍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