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电力设计院的日常> 设计师的双重人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设计师的双重人生(3 / 3)

会议上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

“这个接地设计在理论上可行,但在本地土壤条件下,三年内就会出现严重腐蚀。我建议采用更保守但可靠的方案。”

会议室里一片安静,大家都惊讶于这个平时沉默寡言的年轻人的直率。

张明皱起眉头:“更保守意味着更高成本,甲方不会接受。”

“但安全是底线。”李云打开自己准备的资料,“这是我收集的五个类似地质条件下的项目案例,三个采用了我们现在的方案,都在三年内出现了问题,维修成本远超初期节省的资金。”

数据摆在面前,张明最终妥协了。

会议结束后,几个同事私下向李云竖起了大拇指。那个困扰他许久的方案,大家私下都有疑虑,却没人敢直接挑战主任的权威。

又一个加班夜。办公室只剩下李云一人,显示屏上是完成大半的变电站三维模型。他揉了揉酸胀的眼睛,看了眼时间——九点半。

保存工作文件后,他没有立即关机,而是点开了那个熟悉的文档图标。

《星途漫游》已近完结。今晚,他要写林远完成那个连接两个世界的装置,向宇宙发出回应信号的场景。

“林远的手指在控制板上输入最后一段代码。这个由他独自建造的装置,既利用了监听站的资源,又融入了来自外星信号的原理。它既属于这个世界,又属于那个世界,就像林远自己——不再是被困在星际前哨的守望者,而是成为桥梁的建筑师。

‘启动。’他轻声说。

装置发出柔和的蓝光,那些曾经难以解读的宇宙信号,此刻如流水般顺畅地在界面中舞动。他明白了,完全地明白了。那不是求救信号,不是警告,也不是问候,而是一份邀请——邀请任何能够解读它的文明,加入一个更大的网络,一个共享知识与故事的宇宙社区。

林远开始输入他的第一个回应。不是数学公式,不是物理定律,而是一个故事,一个关于一个孤独信号员如何通过解读宇宙的信息,最终理解了自己位置的故事。”

李云停下敲击键盘的手指,注视着这段文字。他突然明白了什么,笑了起来。

保存文档,关闭电脑,收拾背包。走出办公楼时,夜风微凉,繁星在都市光污染的遮掩下依然顽强地闪烁着。

他抬头望向那些星星,想到他设计的变电站正在为这座城市输送电力,想到那些电流如同人间的星河,照亮千万家;同时也想到他笔下的人物正在虚构的宇宙中遨游,传递着人类的故事。

两种创造,同样珍贵。

“我们不必在现实与梦想间选择。我们可以同时是地上的筑路者,和星空下的讲故事的人。因为创造的快乐,确实是顶级的快乐。”

然后他继续向前走去,步伐坚定而轻盈,走向地铁站,走向下一个清晨,走向那些等待被书写的故事和等待被设计的线路——在现实与想象之间,他找到了自己的节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