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不过有些东西永远不会变。”老周望着波光粼粼的河面,“我们对每一个数据负责,对每一张图纸精益求精的精神,永远不会变。”
夕阳西下,团建活动接近尾声。大家开始收拾场地,严格按照垃圾分类要求将垃圾装入不同颜色的袋子。
“看看,连扔垃圾都要分门别类,咱们这职业病是没治了。”有人自嘲道。
回程的大巴上,疲惫而满足的人们安静了许多。有人翻看手机里的照片,有人靠在椅背上小憩,还有人望着窗外飞逝的风景出神。
王总拍了拍手:“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鉴于大家这段时间的辛苦,院长特批,下周一二调休两天!”
车厢里爆发出欢呼声。
“还有,下个月的‘智能电网新技术论坛’,院里决定让年轻同志多去学习学习,名额增加一倍。”
又是一阵掌声。
大巴车驶回市区,窗外已是华灯初上。点点灯火如同散落人间的星辰,而其中不少电站、线路,正是出自这个团队的设计。
“看,那是我们去年完工的220千伏变电站。”有人指着远处一片亮光的区域自豪地说。
回到设计院门口,大家互相道别,各自走向回家的路。明天,他们又将回到办公室,面对电脑屏幕上的图纸和数据,继续为国家的电力建设默默奉献。
但今天的欢乐时光,如同蓄电池般为他们注满了新的能量。那些在草地上燃起的烟火,不仅烤熟了食物,也温暖了这群电力设计者平日里紧绷的心灵。
夜空下,城市灯火通明,如同大地上闪烁的星河。而在这些光亮的背后,是无数像他们一样的电力人,用智慧和汗水,编织着这张照亮黑夜的网。
老周最后一个下车,他回头望了望设计大楼,对身边的年轻人说:“周一见了。咱们那套施工图,还得再优化优化。”
年轻人点点头,眼睛里闪着光:“放心吧周工,我已经有新思路了。”
路灯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如同输电塔般坚定而挺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