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电力设计院的日常> 咸鱼搞钱?我先卷为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咸鱼搞钱?我先卷为敬(1 / 2)

输电线路部赵铭在国企苦熬五年,发现晋升全凭关系背景。

心灰意冷之际,他无意间发现部门废弃资料中的商机。

当同事们纷纷躺平时,赵铭默默研究将这些“废纸”变现的门路。

一年后,当前来视察的领导拿起他主编的《输电线路疑难杂症案例集》时,整个部门都沉默了。

五月的天,已经有些燥热。输电线路部的办公室,赵铭此刻的心情像被黏稠空气包裹着,有一种使不上劲也挣脱不开的憋闷。

几个老大哥端着泡了浓茶的保温杯,聚在角落里聊着股市和孩子的学区房;对面的王姐又在刷着购物网站,页面切换得飞快;还有两个年轻的,脑袋一点一点地,显然昨晚又熬夜打了游戏。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心照不宣的懈怠。

赵铭盯着电脑屏幕上画了一半的塔基施工图,光标悬在那里,半天没动一下。耳朵里,却清晰地捕捉着旁边工位李胖子的高谈阔论。

“看见没?新公示的名单!办公室张副主任,那可是王总工的外甥女婿!人家这才叫一步一个脚印,啧啧。”李胖子嘬了口茶,声音洪亮,带着一种看透世事的得意,“再看看咱们部里,上次提的那个刘工,业务尖子?顶个屁用!还不是让周局家那个连图纸都看不全的小子给顶了?所以啊,老话说得好,干活不由东,累死也无功。这东家是谁?明白没?”

一阵低低的附和声。赵铭下意识地攥紧了鼠标。五年了,他毕业就进了这家电力设计院,在输电线路部埋头苦干了整整五年,自问技术不输谁,脏活累活抢着干,年年评优都有份。可每次有点晋升的苗头,最后总是莫名其妙地旁落。起初他还愤懑,不甘,到后来,渐渐就品出味儿来了。李胖子虽然嘴碎,话却糙理不糙。在这里,背景和关系,是比专业和能力更硬的通货。

他想起昨天和大学同学孙浩喝酒,孙浩在私企干得风生水起,已经带团队了。席间孙浩劝他:“铭子,别在那棵树上吊死了,出来干,凭你的本事,早发财了!”他当时只是苦笑,灌了一大口啤酒。国企稳定,说出去体面,父母也安心。可这温水煮青蛙的日子,真要一直过下去吗?

心灰意冷像潮水般漫上来。他烦躁地站起身,想去楼道口透透气,顺便抽根烟。

防火门在他身后沉重地合上,隔绝了办公室里的嘈杂。楼道里堆着不少杂物,积着薄薄的灰。他靠着墙,刚把烟点上,目光无意中扫过墙角那几个摞在一起的、落满灰尘的硬纸箱。其中一个箱子破了角,露出里面泛黄卷边的文件。

他知道那里堆的是部里几年前清理仓库时挪出来的“废旧资料”,说是要处理,一直也没人管。鬼使神差地,他走过去,弯腰从破口处抽出了一本。硬壳封面已经磨损得看不清字迹,他拍了拍上面的灰,一阵陈年的纸张气味扑面而来。

翻开,里面是用钢笔和碳素笔手写的记录,字迹有的工整,有的潦草。是一份份现场勘测记录和事故分析报告。日期是十几年前了。

赵铭一页页翻下去,夹着烟的手指停在了半空。这里记录的不是干巴巴的官方文件,而是当年老师傅们遇到的真真切切的难题,有些甚至是设计上的疏漏或经验不足导致的教训。里面详细描述了特殊地形、极端天气、复杂地质条件下,线路从设计到施工、运维中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以及后续的补救措施和效果评估。很多情况,是现在标准图集和规范手册里根本找不到的。

他的心猛地跳了一下。这些被当作“废纸”丢弃的东西,里面沉甸甸的全是经验教训,是花钱都买不来的宝贵实践财富!

一个模糊的念头,像黑暗中划亮的火柴,倏地闪过脑海。

这时,裤兜里的手机震动起来,打断了他的思绪。是孙浩发来的微信语音,点开,那家伙兴奋的声音立刻冲了出来:“铭子!上次跟你提的那个民营风电场的送出线路项目,有戏!他们那边就缺你这种有真才实学的专家!帮忙做个技术咨询,评估一下方案可行性,报酬这个数!”后面跟着一个让人心跳加速的数字。

赵铭盯着那个数字,又低头看了看手里沉甸甸的记录本,再想起办公室里那一潭死水般的景象。那条一眼望到头的、论资排辈的晋升之路,似乎突然就不是唯一的路了。

他深吸了一口烟,缓缓吐出。烟雾在昏暗的楼道里缭绕。

从那天起,赵铭还是那个按时上下班的赵铭,但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

他不再像以前那样,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优秀员工”或者晋升名额去拼命表现,去抢那些出了力也不讨好的“硬骨头”项目。他按时完成分内的工作,质量无可挑剔,但绝不再无谓地加班。在办公室里,他显得更沉默,更低调。

当李胖子们继续高谈阔论“关系学”,当王姐们依旧沉浸在网购和八卦中,当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躺平”大军,在工位上刷手机、打游戏时,赵铭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投入到了那几箱“废纸”当中。

他借口“整理旧资料学习”,跟办公室主任打了个招呼,把那几箱宝贝彻底搬到了自己工位下面一个不显眼的角落。下班后,周末里,他一个人埋首在故纸堆中,如饥似渴地阅读、分类、归纳。

过程远比想象的艰难。手写记录字迹难以辨认,专业术语和旧标准需要查证,零散的记录需要串联成完整的案例。他自学了扫描和文字识别软件,买了高拍仪,把一份份珍贵的手稿转换成电子文档。他搭建数据库,给每个案例标注关键词:地形、气象、故障类型、解决方案……

同时,他也谨慎地开始接一些孙浩介绍的私活。起初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