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加点,牺牲了无数周末,甚至差点流产时还在修改图纸。如今就因为休产假,一切付出都要被抹杀?
月子期间,王小玲不断收到工作相关的信息。有时是询问项目细节,有时是让她远程协助解决问题。婆婆看不下去:“坐月子不能劳累,这些事不能找别人吗?”
王小玲只能苦笑。设计院的女职工一旦怀孕,就被视为负担。她亲眼见过太多女同事产假回来后,被以“照顾”为名调离重要岗位,职业生涯就此停滞。她不想成为下一个。
产后第四周,公司人力资源部打来电话,通知她返岗后工作安排有变,希望她“做好心理准备”。
那天晚上,王小玲失眠了。看着婴儿床上熟睡的女儿,她心中涌起一股从未有过的决心。她热爱新能源行业,痴迷于将风力、阳光转化为清洁电力的技术。她曾为参与设计的每一个风电场、光伏电站感到自豪。难道这一切都要因为生育而终结?
凌晨三点,她轻轻起床,打开电脑,开始整理这些年来参与的所有项目资料,统计自己为部门创造的价值,收集女职工受到不公正待遇的证据。天快亮时,她写了一封长信,不是投诉,而是建议——建议设计院制定更合理的工作安排和产假政策,保障女职工权益的同时,也不影响项目进度。
第二天,她把这份材料发给了人力资源部、工会主席,并抄送给了公司总经理。
接下来的几天,风平浪静。王小玲几乎以为自己的信石沉大海,直到周五下午,总经理办公室直接打来电话。
“王工,你的信我们认真讨论了,公司领导层很重视你反映的问题。下周三方便来公司一趟吗?我们想当面听听你的建议。”
王小玲的心怦怦直跳:“下周三我可以过来。”
挂断电话,她抱起咿呀学语的女儿,轻声道:“宝宝,妈妈要为你,也为更多的阿姨、姐姐们争取应得的东西了。”
周三早晨,王小玲仔细打扮了自己。产后六周,她的身体尚未完全恢复,但职业装的包裹让她找回了些许往日的自信。离开前,她亲吻女儿的小脸,陈明握住她的手:“加油,无论如何,我都在你身后。”
设计院的会议室里,坐着人力资源总监、工会主席、新能源部主任赵强,以及令王小玲意外的——总经理李建国。
“王工,首先恭喜你喜得千金。”李总开场道,“你的信我们都看了,数据详实,建议具体。不瞒你说,最近我们已经接到三起类似反馈,看来女职工权益保障问题确实需要重视。”
赵强脸色不太自然:“李总,项目不等人啊,客户可不管谁在休产假。”
“这正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人力资源总监接过话,“不能以牺牲女职工权益为代价来保证项目进度。”
会议持续了一个小时。王小玲平静而坚定地陈述了自己的观点:建立ab岗替代机制,确保孕产妇休假期间工作无缝衔接;制定远程办公规范,明确产假期间不承担日常工作;设立技术档案管理系统,减少对个人的依赖。
令她意外的是,李总频频点头,甚至当场要求人力资源部一周内拿出具体方案。
会议结束时,李总特意走到王小玲面前:“王工,感谢你的勇气和智慧。公司需要你这样的员工——既专业精湛,又有责任心。新能源部是国家重点发展战略,也是我们公司的核心部门,需要更多像你这样的优秀人才。”
赵强站在一旁,表情复杂。
一个月后,xx电力设计院出台了《女职工特殊时期工作安排及权益保障细则》,同时建立了项目交接管理和技术档案电子化系统。变化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但王小玲注意到,部门里新怀孕的女工程师脸上少了些惶恐,多了些从容。
返岗前一天傍晚,王小玲推着婴儿车在小区散步。夕阳西下,天边泛起橘红色的晚霞。手机响起,是新能源部的同事张莉——她也怀孕四个月了。
“小玲,谢谢你。今天主任主动找我谈了产假期间的工作安排,说会确保我安心休假。没有你,这是不可想象的。”
挂断电话,王小玲俯身看着婴儿车中的女儿。小晨曦正好奇地睁大眼睛,小手伸向天空,仿佛想抓住那抹绚丽的霞光。
“宝贝,世界会变得更美好的。”王小玲轻声说,“妈妈保证。”
远处,风力发电机的叶片在夕阳中缓缓旋转,将风的力量转化为光明,送往需要它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