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绝了外面无数双竖起的耳朵。
“顾沉!你想干什么?!还有没有组织纪律性!”王明远压低声音,怒火却几乎要掀翻屋顶,“谁让你擅自发言的?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主任!”
顾沉没有像往常一样低头沉默。他抬起头,目光平静地迎上王明远阴鸷的视线:“王主任,我只是在项目需要的时候,提供了必要的技术说明。确保项目顺利推进,避免潜在风险,是每一个团队成员的责任。”
“责任?好一个责任!”王明远气极反笑,“你别以为在领导面前出了风头,就能怎么样!我告诉你,这个部门,还是我说了算!”
“部门当然是您说了算。”顾沉语气依旧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但技术和数据,不会因为谁说了算而改变。而且,我认为,一个部门要真正搞好,不是靠某一个人说了算,而是要靠规则,靠公平,靠让每一个付出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和尊重。”
“你……”王明远指着顾沉,手指微微颤抖,一时竟说不出话来。他第一次在顾沉眼中看到了那种他一直在刻意打压的东西——无畏,以及一种基于实力的底气。
这次冲突,像一块投入死水的巨石,在新能源部激起了千层浪。表面上,王明远利用职权,将项目中更多繁琐棘手的工作甩给顾沉,试图用重担压垮他。但暗地里,李静、老张等几个骨干却主动向顾沉靠拢,他们开始在技术问题上直接与顾沉讨论,绕过王明远那套和稀泥的流程。一种无形的、基于技术和信任的新的凝聚力,正在悄然形成。
顾沉没有主动去争夺什么,他只是更加专注地投入到项目中,公正地分配任务,清晰地记录每个人的贡献,并在内部会议上有理有据地为大家争取应得的资源认可。他像一棵树,把根须深深扎进技术的土壤,沉默而坚定地生长,逐渐为身边的人撑开一小片可以自由呼吸的绿荫。
那个欧洲考察名额的最终公布,成了压垮王明远权威的最后一根稻草。他力排众议(事实上也没多少“议”),推荐了他的外甥小王。名单公示的当天,院里却接到了实名举报信,附带着详实的证据,证明小王在过往项目中存在抄袭他人设计概念、虚报工作量的行为。举报信并非顾沉所为,但他知道,这是部门里那些长期被压抑的沉默的大多数,终于发出的声音。
名单被院里紧急撤回,重新评议。最终,凭借在光热项目上的关键贡献和扎实的技术储备,顾沉的名字,被列在了递补入选的第一位。
公示那天,夕阳的余晖透过玻璃窗,洒在顾沉的办公桌上,暖融融的。李静走过来,放下一杯咖啡,轻声说:“顾工,恭喜。”老张也拍了拍他的肩膀,什么都没说,但眼神里充满了释然和期待。
顾沉看着窗外,远处,城市边缘的山峦上,几台测试用的风力发电机正缓缓转动着洁白的叶片,切割着流云与晚霞,带着一种沉默而强大的力量。
他知道,王明远不会甘心,未来的斗争或许会更加隐晦和复杂。他也从未想过要成为另一个“王明远”。他只想找回那片本该属于技术的、干净的天空,让风能自由地吹过,让每一片独特的叶片,都能按照自己的节奏,划出最优美的弧线,共同汇聚成推动部门、乃至行业前行的磅礴力量。
风吹叶动,新的秩序,正在旧规则的裂缝中,悄然萌发。而公平与公正,是这新风之下,最坚韧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