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我当年为什么提前退休吗?某种程度上也是受够了这种不必要的制约。”
赵老是院里传奇人物,参与过数十个重大电力工程的设计。
“那您后来”
“后来我发现,与其硬碰硬,不如找到问题的根源。”赵老意味深长地说,“王部长为什么对章这么执着?因为他只有这个权力。你们技术人员的成就,他无法参与,也无法评价,唯一能做的就是掌控那枚章。”
李萍若有所思。
“你知道院里为什么把注册师章放在人资部管理吗?”赵老问。
“不是为了防止滥用吗?”
“那是表面原因。”赵老摇头,“更深层的是,院里希望技术和行政之间能互相制衡。但现在的局面,已经背离了初衷。”
赵老站起身,拍拍她的肩膀:“去找院长吧,不过不是告状,而是提出解决方案。记住,技术人员最强的武器不是情绪,而是专业和逻辑。”
一小时后,李萍走进院长办公室,没有抱怨,没有诉苦,而是简明扼要地陈述了问题,并附上一份她刚刚草拟的《注册师章使用优化方案》。
“我们可以建立电子审批系统,线上留痕;可以设立技术审核委员会,对重大工程提前预审;还可以”李萍条理清晰地说道。
院长认真听着,不时点头。
当李萍走出院长办公室时,手里多了一张批条——特批她此次可直接使用注册师章,同时院长承诺将在一周内组织专题会讨论她的优化方案。
回到人资部,王部长看到院长批条,脸色难看,但还是打开了保险柜,取出那枚沉甸甸的注册师章。
“就在这里盖,我要看着你盖。”王部长说。
李萍平静地接过章,轻轻沾上印泥,然后将章端正地盖在那一叠厚厚的施工图上。红色的印记在纸上绽放,仿佛是她和团队心血的加冕。
盖完章,李萍没有立即离开,而是对王部长说:“王部长,我理解您严格执行规定是为了规范管理。我草拟了一个优化方案,院长已经初步认可,希望能让技术部门和行政部门的协作更高效,到时候希望您也能提出宝贵意见。”
王部长愣了一下,似乎没料到李萍会这么说,最后只是点了点头。
回到办公室,李萍将已盖章的图纸整理好,交给档案室归档。组里的同事们都围了过来,小刘兴奋地说:“李姐,太棒了!我们终于完成了!”
看着大家疲惫却喜悦的脸庞,李萍突然明白了赵老的话。真正的专业不仅是画出精准的图纸,更包括如何在复杂的现实环境中让专业价值得到尊重和发挥。
一周后,院里召开了注册师章使用管理专题会。李萍的方案得到了大多数与会人员的支持。经过优化,技术人员可以通过线上系统提前申请,重大项目还有绿色通道,既保证了规范,又提高了效率。
三个月后,城南110千伏输电工程顺利投产。通电那天,李萍和团队受邀参加仪式。看着变电站里指示灯一一亮起,她内心涌起难以言表的成就感。
回院的车上,小刘突然说:“李姐,人资部王部长今天早上找我,说我们项目组的表现已经记入绩效考核,还问我们是否需要额外奖励。”
李萍有些意外,随后笑了笑:“那你怎么回答的?”
“我说,能按时高质量完成项目,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奖励。”小刘骄傲地说。
车内响起一片笑声。
李萍望向窗外,输电铁塔在蓝天映衬下巍然屹立,银色的电缆在阳光下闪烁。她突然觉得,那些为了一枚印章而奔波抗争的日子,与眼前这片坚实的工程相比,同样是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专业与官僚的角力中,她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不仅是画图的技术人员,更是推动变革的实践者。而那枚鲜红的注册师章,从此不再只是流程上的一个环节,而是专业尊严与责任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