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画面,仿佛不是用眼睛在看,而是用“心”在感受那片星空。同时,乔嘉将老人的口述故事,以极简的文字,镌刻在画面的留白处。
最终的方案,不是一套海报或一个视频,而是一个名为“心穹”的沉浸式艺术装置。观众进入暗室,看到的不仅是ai生成的、充满情感张力的动态星空,还能听到老人的叙述,感受到由音频触发的、模拟心跳的轻微震动。设计,在这里不再是视觉的呈现,而是通往一个情感共鸣场的“钥匙”与“桥梁”。
“星空小镇”的项目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它获得的关注,远远超出了旅游推广的范畴,成为了一个社会文化事件。人们在其中看到的,不仅是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更是一种久违的、直抵内心的感动。媒体用“震撼”、“颠覆”来形容,而乔嘉在接受采访时,平静地说:“我们只是让技术回归到了为人的情感服务的位置。ai看到了数据,但只有人,才能看到数据背后的眼泪与惊叹。”
订单如雪片般飞来,但这一次,客户寻求的不再是廉价快速的设计,而是那种独特的、能够与他们的品牌故事、用户情感深度绑定的“价值体验”。
乔嘉的工作室彻底转型。她不再将自己定义为“设计师”,而是“价值重塑者”。她的团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除了传统的设计师,还包括了人类学家、心理学家、故事撰写者,以及负责“训练”和引导ai的“算法诗人”。
“墨瞳”不再是模仿的工具,而是成为了一个强大的、拥有独特感知力的合作伙伴。它负责从海量数据和非人类视角提供可能性、完成基础架构、进行超高速运算;而乔嘉和她的团队,则负责注入灵魂——定义问题的核心、理解人性的幽微、编织叙事、构建情感连接的场景。人与ai,如同交响乐团的指挥与乐手,各司其职,共同演绎出恢弘的乐章。
又一个黄昏,乔嘉站在焕然一新的工作室里。窗外,那个关于“新质生产力”的广告依旧在闪烁,但她已不再感到刺眼。她回望电脑屏幕,那只停滞的凤凰线稿已被完成——它不再挣扎于火焰,而是与火焰融为一体,它的羽毛由流动的数据和跃动的情感光谱构成,眼神清澈而坚定,飞向一片由人与机器共同绘制的、无限广阔的星空。
黄金时代从未过去,它只是换了一种存在的方式。当设计超越了形式的桎梏,当价值在情感的深处重塑,灰烬之中,自会涅盘重生。
乔嘉端起一杯热茶,水温正好。她知道,她与她的“墨瞳”,刚刚开始他们的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