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电力设计院的日常> 伏流零里,终见天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伏流零里,终见天日(2 / 2)

来的失语。那些具体的数字、精确的图纸、详尽的模拟,堵住了所有人的嘴。这不是空想。

“你……什么时候开始做这个的?”王磊的声音低了下去,带着探究。

李丹凤抬眼,看向窗外漆黑的雨夜,目光似乎穿透了时间和雨幕。“十年前,也是夏天,一场暴雨,城东淹了,停了五天电。我父亲……”她停了一下,那个称呼在舌尖停留片刻,“李工,就是在抢修那条线路时,出的意外。”

角落里几个老工程师脸色微变,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有人记起来了,那位早逝的、以严谨和固执着称的老设计师,他的女儿。

“他留下的笔记里,有关于城市电网脆弱性的思考。后来,我进了设计院,就接着做了下去。”她说得轻描淡写,但这轻描淡写的背后,是十年间无数个深夜的孤灯,是反复的计算、推演、实地走访,是将一份不被理解、甚至可能永无天日的预案,一点点完善、打磨成型的执着。

王磊总工死死盯着那张泛黄的图纸,上面的线条在他眼中仿佛活了过来,交织成一条沉默潜伏了十年的河流,终于在此刻,挣脱了地表,汹涌而出。他猛地抬头,眼神里的颓败被一种决绝取代,声音沉厚有力:

“就按李工说的方案,立刻执行!所有人,配合李工!”

命令下达,整个设计院,乃至整个救援系统,像一台生锈但庞大的机器,被注入了新的指令,开始围绕着那张泛黄的图纸和李丹凤这个人,疯狂地运转起来。

李丹凤成了绝对的核心。她站在大屏幕前,不断接打电话,语速快而清晰。

“第三小组,确认西区廊道入口障碍物清除情况。”

“设备组,我要三号适配模块的实时参数。”

“供电保障序列更新,市儿童医院优先级提前。”

她的声音有一种奇特的镇定力量,像风暴中心那片反常的平静。偶尔有突发问题,她只是微微蹙眉,手指在旧图纸和新传输来的数据间快速移动,很快给出调整指令。那个在办公室里默默无闻、被边缘化的“花瓶”形象,如同被雨水冲刷掉的泥浆,彻底崩塌、消散了。此刻的她,身上仿佛笼罩着一层不容置疑的专业权威的光晕。

抢修现场的画面断续传回。幽深的地下廊道,积着浅水,手电光晃动着,映出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和粗粝的混凝土墙壁。巨大的电缆被艰难地牵引、对接。每一次成功的节点接通,屏幕上亮起一个绿色的信号标志,会议室里就响起一阵压抑的欢呼。

时间在紧张中流逝。天快亮时,雨势渐小。

当屏幕上市中心医院大楼的图标,从代表瘫痪的红色,倏然跳变成稳定的绿色时,会议室里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真正的、带着哽咽的欢呼声。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绿色的光点次第亮起,如同黑暗中顽强复苏的星辰,虽然稀疏,却坚定地连成了片。

李丹凤静静地站在那里,看着屏幕上那片逐渐扩大的绿色。极度的疲惫像潮水般漫上来,让她几乎站立不稳。她扶着桌沿,手指下意识地蜷缩,触碰到那份依旧摊开的、泛黄的图纸。冰凉的纸张,粗糙的质感。

没有人立刻过来打扰她。人们沉浸在初步成功的喜悦和疲惫中,但目光偶尔掠过她时,都带着一种全新的、混合着敬畏和感激的复杂情绪。

她慢慢转过身,离开依旧喧闹的会议室,走向走廊尽头的洗手间。镜子里映出一张苍白、憔悴的脸,眼下的乌青浓重,头发也有些凌乱。她拧开水龙头,用冷水用力扑了扑脸。冰冷的水刺激着皮肤,带来一丝清醒。

抬起头,水珠顺着脸颊滑落。她看着镜中的自己,看了很久。然后,极其缓慢地,嘴角牵动了一下,是一个浅淡得几乎看不见、却真实存在的弧度。

窗外,天光突破云层,泛起鱼肚白。雨停了。城市从夜的墨团中显现出模糊的轮廓,那些亮起的绿色光点,在渐明的晨曦中,如同伏流千里终见天日的生命,微弱,却执拗地宣告着存在。

她没有笑,只是那眼神深处,某种冰封了太久的东西,正随着这场暴雨的终结,悄然融化,折射出晨光的第一丝暖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