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电力设计院的日常> 鞭打快牛,只用不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鞭打快牛,只用不养(2 / 3)

在做一个《濒危植物图谱》的编撰项目,急需像您这样既懂科学又有绘画功底的人才。”

孙芸下意识合上笔记本:“只是业余爱好。”

“业余?”郑教授推了推眼镜,“你这笔触,这细节处理,没有多年功底是不可能的。考虑一下,项目为期三个月,每周可能需要占用你两个下午。”

回城的路上,孙芸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电线杆,心里反复咀嚼着郑教授的提议。她想起五年前大学毕业时,曾在植物研究所和电力设计院之间犹豫不决。最终,在父亲“先有稳定工作再发展爱好”的劝说下,她选择了后者。

如今,“爱好”被她锁在抽屉最深处,而“稳定”成了压得她喘不过气的重负。

“什么?你要减少工作量?”王副院长的笑声在办公室里回荡,“小孙啊,是不是最近太累了?给你放两天假调整一下。”

“不是放假的问题,”孙芸坚持道,“我接手的项目已经超出正常负荷,而且质量要求”

“所以你是觉得我分配工作不公平?”王副院长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设计院不是幼儿园,还要按哭闹声分糖果。你是能干的人,能干的人自然要多担当。这是组织的信任。”

熟悉的套路,用“信任”包装“利用”,用“担当”掩盖“剥削”。

孙芸深吸一口气:“我理解,但我最近确实有些个人事务需要处理,可能无法像以前那样全天候待命。”

王副院长站起身,走到窗边:“小孙,你知道院里明年就要提拔新的副总工了。你是候选人之一,这个时候‘减少工作量’,岂不是自毁前程?”

利诱,接着是威胁。孙芸清楚地看到了那套操纵人心的手段。她突然意识到,这些年她之所以被不断加码,不仅因为她能干,更因为她从不推活儿,从不提要求。她像一台设计精良的发电机,默默承受着不断增加的负荷,直到某天烧毁为止。

“我考虑清楚了。”她说。

王副院长转过身,眼中闪过一丝意外,随即恢复平静:“那好,尊重你的选择。不过城南小区电路改造项目你得做完,临时换人对项目不利。这也是为居民负责。”

又一张道德牌。孙芸点点头,退出办公室。

城南老旧小区的电路问题比想象中更复杂。老龄化严重的社区里,电线如蜘蛛网般缠绕在狭窄的巷道上方,变压器超负荷运行,夏季用电高峰时曾两次起火。

孙芸花了整整一周时间实地勘察。大多数居民对改造表示支持,唯独住在巷子深处的陈奶奶坚决不同意新线路从她家外墙走。

“二十年前就这么弄的,现在怎么就不行了?”老人坐在门槛上,不肯让施工人员进门测量。

孙芸没有像其他设计师那样强硬交涉,而是蹲下身,耐心询问老人的顾虑。

“那些电线盒子,丑得很,挡我家窗户。”陈奶奶嘟囔着,“而且我孙子说,有辐射。”

孙芸想了想,从包里掏出素描本:“奶奶,我给您画一下新线路的走向和电箱的样子,如果您觉得不合适,我们再调整。”

她寥寥几笔,勾勒出建筑轮廓和线路布局。陈奶奶凑近看了半天,突然指着素描本边缘的一朵小花:“你这玉兰画得真好。”

孙芸一愣,那是她随手添上的装饰。

“我年轻时也在纺织厂画花样,”陈奶奶语气柔和下来,“后来机器代替了手工,就没再画了。”

那天下午,孙芸坐在陈奶奶家的小院里,听她讲了几十年的花样变迁,也了解了她真正的担忧——电箱会挡住她每天下午晒太阳的位置。

回到设计院,孙芸修改了方案,将电箱位置移动三米,既不影响技术参数,又保留了陈奶奶的“阳光角”。

项目顺利推进。在最后的协调会上,社区居民代表特意送来锦旗。王副院长满面红光地接过锦旗,在镜头前侃侃而谈设计院“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孙芸站在人群外围,看着被王副院长紧紧握在手中的锦旗,那面红色的丝绒布仿佛一面镜子,照出了这个系统的荒诞——干活的人隐于幕后,邀功的人站在台前。

就在这时,她的手机震动,收到一条银行短信。工资到账,数额与上月相同,没有任何额外奖金或补贴。她完成五个项目的季度绩效,似乎又被“平均”掉了。

周末,孙芸如约来到省博物院。郑教授带她参观即将开展的濒危植物标本馆,玻璃柜里那些静谧的植物标本,在专业灯光下呈现出惊人的美感。

“这是桫椤,被称为植物活化石,我省目前仅存三个自然分布点。”郑教授指着一株蕨类植物说,“我们不仅要保存它们的标本,还要用最精细的绘画记录它们的生命状态。”

孙芸俯身仔细观察标本的每一个细节。当她抬头时,发现郑教授正微笑着看她。

“你知道吗,你观察植物时的眼神,和你在电力设计院做方案时完全不同。”

孙芸怔住了。

“我查过你的资料,”郑教授坦白,“你在设计院完成的变电站项目,获得过行业内的创新奖。但刚才说到植物图谱时,你的眼睛里有种不一样的光彩。那不仅仅是专业,是热爱。”

热爱。这个词像一根细针,轻轻刺破了这些年来包裹她的那层麻木。

周一清晨,孙芸站在王副院长办公室门口,手里拿着两份文件。一份是城南电路改造项目的结题报告,另一份是省博物院项目的合作邀请函。

王副院长漫不经心地翻看结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