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会是反对者大本营,国都尚且反对者过多,更何况于地方,因此需要培养未来改革变法的土壤!”
梅呈安给出了三条支持迁都的理由。
每一条都非常合理,没人能够反驳,因为汴梁从刚开始就不适合做都城。
之所以能够成为都城的原因,纯粹是因为后梁太祖朱温,这里是他做节度使经营的大本营。
就象是曹操曾经经营的大本营许昌。
后来后唐就没有定都汴梁,而是定都在了洛阳,结果就是后唐灭亡时,洛阳被大肆破坏,修缮起来太过耗费人力物力。
后晋就选择汴梁做了都城,但后晋也因此灭亡,被北辽耶律阿保机一路南下灭了。
真说起来大虞定都汴梁,也纯粹是无奈之举。
毕竟刚开始立国的时候,天下割据,长安南边就是后蜀,人家占据汉中秦岭,能随时直扑长安。
洛阳破破烂烂没有做京都的基础,南边那就更别说了,南唐强权在。
汴梁是几乎唯一的选择,而且也更加方便太祖出兵。
后来太祖灭了后蜀,南唐,闽越等割据政权,也曾研究过迁都洛阳。
自己还跑去看了好几次,只是还没等下令修缮,太宗就给他斧头开天门送走了!
因为太祖是个武人,汴梁早就被太宗经营成了大本营,太祖儿子也年纪上来了,真要是让他迁都,太宗可就真没了继承皇位的可能。
索性不一不做二不休……
至于太宗后来倒是也动过迁都的心思,但想的是先揍北辽一顿,灭了北汉之后迁都。
结果没等灭了北汉,迁都,就因为打北辽,导致飙了回车,过了把赛车手的瘾,差点败了家。
后来哪怕太宗还有迁都的心思,也没那个钱财,只能在汴梁偷偷舔自己腿上的伤口。
真宗也就是先帝,那就更不用说了!
想迁都朝廷也没有那个钱,钱都被他拿出来花钱消灾了!
三冗就是他依旧下来的问题,钱都得买平安用,根本没富裕迁都。
现在赵官家动了迁都的心思,他也是真的被吓到了!
但真想要完成迁都,那也是困难重重。
朝臣反对,迁都何处,财政怎么支撑?
这些都不好解决!
但晏章听到改革变法的土壤,顿时就是眼睛一亮,“可朝臣反对如何解决?财政如何转寰?”
韩易也叹了一口气,“汴梁不适合为都,老夫自然也明白,但迁都事关重大,稍有不慎甚至能引起动乱,大虞经不起折腾……”
能做到首辅大相公,内阁阁老,身穿紫袍的官员,没一个不是聪明人。
汴梁作为都城弊大于利,大家伙都是心知肚明。
但反对也是各有原因,而韩易反对的原因也简单,他需要朝堂安稳。
大虞经不起折腾……
真要是乱起来,平白消耗国力,大虞就更加没了一统天下的可能……
百姓刚过几年好日子,就又得苦起来了!
但是韩易,晏章,都看向梅呈安,目光中满是期待。
自家孩子总能整出些新花样,所以两人没有否定梅呈安,反而很好奇他有什么解决问题的办法……
“办法总归是有的,迁都不一定非得用百姓徭役,还能让百姓赚钱!”
“而且营建新都城,也没说非得用国家出钱,甚至还能大赚一笔!”
“财政不用国家支出,也能营建出一座天下第一城来!”
梅呈安对此很有信心。
别忘了他来自于现代,虽然是个文科生,不太懂工业。
但他上辈子前女友多啊……
有个前女友就是学经济的,给他讲过不少房地产经济……
营建新都用房地产经济绝对足够,到时候还能大赚一笔。
但问题是如何达成迁都决议……
开发房地产少不了支持,最起码内阁皇帝都得支持,给出绿灯政策!
“何解?”
韩易,晏章异口同声。
不用朝廷财政支出,不用百姓服徭役,就要营造一座新都城……
这对两人来说等于痴人说梦,但话出自梅呈安之口,两人又觉得有可能。
“说白了就是开发房地产……”
“利用商人贪婪完成新城的建造……”
梅呈安用最简单的话,把如何利用房地产刺激商人,开发营造出都城,并且从中获利发展经济,给两人讲述了一遍。
但两人听的都是一知半解……
没办法!
这玩意古人没概念,想要理解透彻很难!
但这也是最好的一点,因为梅呈安也是二把刀,别人不懂就他懂,他才能轻松利用商人,豪族……
“恩师,师公,我需要你们两位的支持!”
“你有几成把握能成功?”韩易对梅呈安询问。
梅呈安想了想,回答道:“如果得到官家,内阁的支持,给予我统筹的权力,最少九成把握能成功!”
他有把握但也没低估古人的智慧,所以选择说有九成把握。
得到他肯定的回答后,韩易顿时一阵沉默,皱着眉头在思考利弊。
九成把握也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