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紫雨看着元启帝的样子,突然说道。
这件事情谢紫雨原本想着等孩子生了以后,再告诉元启帝的,但是她知道元启帝因为太后的态度,心里有些不痛快。
虽然元启帝看似只是在告诉她,不要在意谣言的事情,但是谢紫雨知道,她还是因为太后的态度有些难过了。
大概是腹中有了两人血脉相连的骨肉,也大概是因为丽妃帮着传了兄长的信进来,信中说了,如果今年秋闱高中,那么就会在御前给母亲讨一个公道。
所以谢紫雨就想着把这件事情告诉元启帝。
“陛下知道臣妾只是一个庶女吧!”
“当然,这有什么事情吗?”元启帝有些不解,但是还是顺着谢紫雨的话说道。
“陛下您,甚至许多人都不知道的是,臣妾的姨娘,其实是父亲的原配嫡妻!”
谢紫雨说到这个,语气不由得有些激动。
“这是怎么回事?”元启帝有些惊讶,本朝虽然没有律法规定,不能贬妻为妾,但是如果这样的消息传出来,对于仕途,还是不利。
所以本朝几乎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现在听见谢紫雨这样说,元启帝不由得有些惊讶。
“臣妾的母亲,是商户女出身,当年臣妾的父亲还只是一个穷书生,没有银子读书,也没有银子进京赶考。”
“臣妾的外祖见他成绩不错,所以就把母亲嫁给了他,母亲嫁给父亲,嫁妆银子多数都给了父亲,让他读书,准备科考。”
“臣妾父亲高中的时候,已经有了臣妾的两位兄长,但是臣妾的父亲后来高中,被臣妾的嫡母,也就是王家小姐给看中了,想要嫁给他。”
谢紫雨在元启帝怀中换了一个姿势,这才接着说道。
“臣妾父亲为了以后的路能够更好走,所以不惜一纸休书,想要休了臣妾的母亲!”
“但是臣妾的母亲无错,臣妾还有两位兄长,所以母亲不同意,为了兄长,她宁愿为妾,也要跟着父亲!”
“后来,嫡母进门,臣妾的母亲也成了妾室,两位兄长也由嫡子变成了庶子,臣妾出生以后,更是有了庶出的身份!”
“臣妾因为和嫡姐年近,所以从小就被嫡姐视为眼中钉,臣妾百般忍让,父亲为了王家的势力,也是叮嘱臣妾不要和嫡姐计较。”
“但是没想到,臣妾事事妥协,但是嫡姐和嫡母就不想放过臣妾,想要把臣妾送给王大郎为妾!”
说着说着,谢紫雨想到了前世自己得经历,眼泪也流了下来。
“臣妾知道这个消息,觉得天都要塌了,好在宫中传来旨意,想要选秀,臣妾当时想着,既然如此,何不搏一搏呢?”
“好在臣妾赌赢了,陛下是个明君,不仅对臣妾宠爱有加,臣妾更是有幸,怀上了陛下的皇儿。”
“如今,我们得皇儿快要出生了,陛下不用难过,以后臣妾和皇儿,还有皇太后娘娘,会永远陪着陛下的!”
谢紫雨靠在元启帝的怀里,元启帝的大手还在谢紫雨的肚子上,语气轻柔的安慰着元启帝。
她这个样子,让元启帝心头一暖。
元启帝最开始不明白,为什么谢紫雨会突然说这个,他还以为谢紫雨只是单纯的想要为母亲抱不平。
他听见谢紫雨在谢家的遭遇,很是心疼,特别是知道谢紫雨差点儿就嫁给他人以后,心里陡然一紧。
这些日子和谢紫雨朝夕相处,元启帝对她更加了解,所以听见她的遭遇,对她多了几分怜惜。
听见谢紫雨最后几句话,才知道这个傻姑娘是在跟他表明心意,让他不要难过,还有她和孩子陪着他。
元启帝只觉得心里暖洋洋的,他是帝王,大家对于他,怕和敬比较多,后宫的嫔妃们,包括已逝的先皇后,对她都是敬畏比较多。
他曾经也认为自己这辈子不会有知心人了,但是听了谢紫雨的话,就觉得皇太后这次选秀不亏,让他多了一个知心人。
“雨儿可让朕降罪于你父亲?”元启帝缓了一会儿,询问道。
“陛下,都说后宫不得干政,臣妾告诉您这个消息,也只是为了向您表明心意,并不是让陛下因为臣妾两句话就去降罪父亲,臣妾兄长今年会参加秋闱,兄长说了,待他功成名就之日,必然亲自为母亲正名!”
谢紫雨听了元启帝的话,赶紧表示拒绝。
“那朕就等着你兄长亲自为你母亲正名了!”元启帝听见她这么说,把人抱的更紧了。
谢紫雨感受到元启帝的动作,不由得弯了弯唇。
她安慰元启帝是真,但是为了提前在元启帝面前给兄长留个好印象也是真,膈应王家也是真。
她知道,她在深宫中,想要报复王家,没有这么容易,所以她得让元启帝注意到王家。
她如果没有记错的话,王家和定王走得比较近。
谢紫雨知道,今天这番话在元启帝心里到底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她后面的几句话。
向元启帝表明了心意,元启帝作为一个男子,自然很是满足。
谢紫雨知道,皇儿作为元启帝多年来头一个孩子,元启帝自然很是珍贵。
但是谢紫雨想要的不是这些,都说她母以子贵,但是如果她在元启帝心里的分量不一样的话,将来孩子也可以子凭母贵。
所以她觉得为了兄长,为了皇儿,也为了自己,这番话,注定不一样。